高宠等将领见天子应战,当即调转马头,率军直扑城门处的残余金兵。
周皇!金兀术声如洪钟,盘龙玄铁斧寒光凛冽,世人皆道你神勇无敌,今日孤王倒要看看是否浪得虚名!
斧刃破空,势若奔雷,正是名震天下的力劈华山。金兀术天生神力,配合重逾百斤的玄铁黑龙斧,这一击确有开山裂石之威。
柴皓从容不迫,苍龙曜日枪如蛟龙出海,使出一式二郎担山。枪锋所向,气吞山河。
两般绝世兵器当空相击,铮然脆响中,玄铁斧应声而断。枪势不减,直贯金兀术胸膛。这位 风云的金国名将,就此陨落于周皇枪下。
金兀术坠马的闷响回荡战场。弥留之际,他惊觉这位年轻君王的武艺,竟更胜大周第一猛将高宠。可惜为时已晚,他的传奇与金国的国运,都在这一枪之下戛然而止。
云州城外,金国最后的支柱轰然倒塌。
失去完颜兀术这根擎天支柱后,仅凭完颜氏那些残兵败将,根本无力抵挡大周铁骑的锋芒!
启禀陛下,城中负隅顽抗的三千金兵已尽数伏诛。
余众皆降,粗略统计约有九万六千人马。
其中女真部族占三万,契丹、奚族及渤海仆从军合计六万余。
不多时,岳飞率众将前来向柴皓呈报战果。
全部押赴河东煤矿服役!
柴皓毫不犹豫地下令道。
这已成为大周近来的既定国策——所有金国战俘一律发配河东,以最艰苦的劳役赎其罪孽。
比起简单处决,让这些助纣为虐的金人为大周开采煤矿、修筑工程,既能令其饱尝苦楚,又能造福百姓。
战俘承担繁重劳役,可解放大周民力,使百姓专心耕作与百工之业。
此举既能增强国力,又能提升民生福祉。
更妙的是,战俘劳作无需支付饷银,仅需供给口粮。如此既省下大笔开支,又能通过平价售煤获利。
既免去杀俘恶名,又赢得宽仁美誉,使后世史册记载柴皓为善待战俘的仁德之君。
而这些战俘将用余生赎罪,直至生命终结。
岁月终将抹去他们的存在,以这般温和手段断绝异族苗裔,岂非一箭数雕?
大周将士对此早已驾轻就熟,当即分兵押送战俘前往河东。
随后大军井然有序地进驻云州城内外,待休整数日,清点完完颜兀术囤积的军资后,便可继续挥师北上。
同时分兵数路,招抚云州周边州县。
须知云州乃北疆重镇,下辖诸多县治。其西面更散布着辽国昔年设立的十余军州、上百县城,生活着数百万汉辽混居的百姓。
这些疆域自金国灭辽后便被接管,却未驻重兵。如今大周既取云州,自当收编西面军州——在这乱世之中,人口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大周军队自云州向四方推进,接管各处城池之际,众多辽地军民纷纷主动归降。金国统治辽地时日尚短,多数辽人对金国缺乏认同感。眼见大周势如破竹即将覆灭金国,这些辽人审时度势,相继投诚。
柴皓迎娶辽国公主耶律余里衍,成为辽人驸马,这层关系令辽人对柴皓较之对金国更为亲近。然而除却少数早在幽州时期便追随柴皓的辽人,绝大多数都是在周军取胜后才选择依附。不仅辽人如此,天下众生向来如此——胜者为王。
若仅凭驸马身份就能赢得全体辽人忠心,那天祚帝耶律延禧身为辽国正统君主,为何在护步达冈战败后无人誓死效忠?反而多数辽人转投金国,甚至调转矛头攻打故主。天祚帝昏聩固然是原因,但根本在于金强辽弱之势已成定局。
对于辽人迟来的归顺,柴皓心知此乃人之常情。他要做的,是将大周的强盛与威严深深铭刻在这些辽人心中,让他们从此只知大周之威。
云州城中,柴皓在众多军报间忽见一则特殊消息,眉峰微动:辽国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这位在夹山游击多时的 之君,来得倒是迅捷。言罢嘴角泛起意味深长的笑意。
这位葬送辽国江山的君主,因横征暴敛激起女真反抗,又因昏庸失察致使女真坐大。兵败后遁入西境夹山苟延残喘,本该如历史上那般被金军擒获。而今金国全力应对柴皓攻势,无暇追剿,才让他在深山多藏匿了些时日。直到金国将亡,这位 君主才敢现身求见。
不必相见,柴皓已洞悉其来意。
柴皓一挥手,命人将耶律延禧带了进来。
远处传来激动的声音:贤婿啊,朕可算见到你了...
贤婿啊,朕可算见到你了...
随着这声激动的呼喊,一个高大身影大步走进云州大堂。他身着中原式样的衮袍,外披熊皮大氅,浓密的胡须下是一张汉人模样的脸庞,发髻也梳成中原样式。
若不点明身份,任谁都会以为这是个汉人。但这正是辽国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自辽道宗以来,辽国皇室贵族便推行汉化,穿汉服、行汉礼、改汉姓。耶律氏改姓刘,述律氏改姓萧——这源于辽国皇帝对汉高祖刘邦和丞相萧何的崇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