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秋的梦还没做完,就被窗棂上的鸟鸣声唤醒了。她睁开眼,发现自己还靠在陆承宇怀里,他的胳膊圈着她的腰,睡得正沉,眉头却微微蹙着,像是还在担心夜里的事。
她轻轻挪开他的胳膊,起身穿好衣服,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雪停了,天边泛起鱼肚白,阳光正一点点爬上对面的山尖,把雪地照得金灿灿的,晃得人睁不开眼。
“醒了?”陆承宇不知何时醒了,揉着眼睛坐起来,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饿不饿?我去烧点粥。”
“不饿,”林晚秋转身走到炕边,帮他把被子叠好,“我想去看看空间里的玉米种,要是能早点种下去,开春就能有收成了。”
“我跟你一起去。”陆承宇麻溜地穿好衣服,“正好看看那间小木屋。”
两人来到地窖,推开暗门走进空间。一踏入这里,林晚秋就忍不住惊呼出声——不过一夜功夫,空间里竟又变了模样!
原本十五亩的黑土地,此刻竟扩展到了二十亩!土壤黑得发亮,踩上去软软的,像是铺了层厚厚的羊绒。灵泉湖波光粼粼,湖边的竹林又长高了不少,竹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风一吹,露珠滚落,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
那间新出现的小木屋也变了样,原本只有一间,现在竟成了三间,还带了个小院,院里种着几株梅花,正开得热闹,粉白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层雪。
“这……这也太神了!”陆承宇走到木屋前,摸着雕花的木门,眼睛瞪得溜圆,“昨天还就一间小破屋呢,今天咋就成这样了?”
林晚秋也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昨天用善意化解了流民的危机,空间不仅扩容到十五亩,还多了间小木屋,现在又扩展到二十亩,木屋也升级了,看来这份慈悲带来的能量,比她想象的还要强。
“可能是……空间也想让我们住得舒服点吧。”她笑着说,拉着陆承宇走进木屋。
屋里更是惊喜。正屋摆着张八仙桌和几把太师椅,墙角的博古架上还放着几个青花瓷瓶;东厢房是书房,书架上摆满了书,从《农桑辑要》到《本草纲目》,甚至还有几本兵书,显然是为陆承宇准备的;西厢房是卧室,摆着张拔步床,挂着水绿色的纱帐,床头的梳妆台镜子擦得锃亮,能照出人影。
“这床真好看。”林晚秋走到床边,摸了摸柔软的锦被,“比咱们屋里的炕舒服多了。”
“你要是喜欢,以后咱们就来这儿歇着。”陆承宇从后面抱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等开春了,我在院里给你搭个秋千,再种点你喜欢的花。”
“好啊。”林晚秋靠在他怀里,心里甜丝丝的。
两人在木屋里转了一圈,才想起正事。林晚秋走到黑土地边,从空间角落的储物架上抱来个陶罐,里面装的是她特意留的玉米种——这是她穿越前带来的高产玉米种,耐旱抗虫,产量比这个时代的粟米高得多,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种。
“就是这个?”陆承宇凑过来看,只见罐子里的种子颗粒饱满,金灿灿的,比他见过的任何粮食种子都好看,“这叫玉米?能好吃吗?”
“好吃着呢,”林晚秋笑着说,“煮熟了又香又甜,还能磨成面做饼子,比粟米面好吃十倍。最重要的是,这东西产量高,一亩地能收好几石,要是能在庄子里推广开来,以后大家就不愁饿肚子了。”
“真的?”陆承宇眼睛一亮,“那可得好好种!”
说干就干。林晚秋先用灵泉水把玉米种泡上,陆承宇则拿起锄头翻地。这黑土地格外肥沃,一锄头下去,能看到土里掺着不少腐叶,松松软软的,根本不用费力。
“这地可真肥。”陆承宇直起身,擦了把汗,“比咱庄子里最好的水田还肥,种啥都能长好吧?”
“那是,”林晚秋骄傲地说,“这可是咱空间的地,别说玉米了,就是石头扔下去,说不定都能发芽。”
两人说说笑笑,很快就把两亩地翻好了。林晚秋把泡好的玉米种捞出来,均匀地撒在地里,又浇了些灵泉水,刚想盖上土,就见陆承宇蹲在地上,眼睛瞪得溜圆。
“咋了?”她赶紧凑过去。
“你看!”陆承宇指着地里的种子,声音都在发颤,“它……它发芽了!”
林晚秋低头一看,可不是嘛!刚才撒下去的玉米种,竟然已经冒出了嫩绿的芽,芽尖还顶着层薄皮,像是刚出生的小鸟,正努力地往外钻。
“这……这也太快了吧?”她也惊呆了。之前在空间里种土豆、青菜,生长速度虽然比外面快,但也没这么夸张,刚种下去就发芽,简直违背常理。
“是不是灵泉水的缘故?”陆承宇猜测道,“这水太神了。”
林晚秋点点头,心里却隐隐觉得,可能不止是灵泉水的原因。这次空间扩容后,灵气似乎比以前更浓郁了,连带着土地的肥力和灵泉水的功效,都增强了不少。
“不管了,先盖上土再说。”她拿起锄头,小心翼翼地给玉米芽盖上层薄土,又浇了点灵泉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