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约订立的这天,两村的村民都穿上了最干净的衣服,早早地来到灵江岸边的空地上。木台上,铺着一块崭新的麻布,上面用墨汁写着《灵青盟约》的内容,字迹工整有力。木台两侧,挂着两村村民一起编织的竹帘,竹帘上绣着“灵青一家”四个大字。
仪式开始后,陆承宇和青岩村村长一起走上木台。陆承宇拿起毛笔,在盟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递给青岩村村长。村长接过毛笔,手有些颤抖,他看着盟约上的内容,又看了看台下两村村民期待的眼神,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接着,两村的长老和村民代表也依次上台,在盟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签完字后,陆承宇和青岩村村长一起举起盟约,向台下的村民展示。“从今天起,灵江新村和青岩村,正式订立盟约,结为兄弟村!”陆承宇的声音洪亮,传遍了整个空地。台下的村民们欢呼起来,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惊飞了岸边的水鸟。
仪式结束后,两村村民一起在空地上举行了盛大的宴会。灵江新村的村民带来了灵泉炖鱼、竹编容器装的米酒,青岩村的村民带来了自家腌的腊肉、蒸的糯米糕。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气氛热闹非凡。
李老栓端着米酒,走到青岩村村长面前,笑着说:“村长,以前咱们两村总闹矛盾,现在订立了盟约,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来,我敬你一杯!”青岩村村长接过酒杯,和李老栓碰了碰,一饮而尽:“没错!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王二婶则拉着青岩村的几个妇女,教她们如何用竹篾编织花纹更复杂的竹篮。“你看,这样编出来的竹篮,又好看又结实,拿到府城去卖,能卖个好价钱!”王二婶一边演示,一边说。青岩村的妇女们学得很认真,时不时提问,王二婶也耐心地解答。
孩子们则在空地上追逐打闹,手里拿着苏小竹寄来的竹蜻蜓,还有青岩村孩子们做的木陀螺。灵江新村的小柱子和青岩村的小石头,因为抢一个竹蜻蜓闹了点小矛盾,可没过一会儿,就又一起玩起了捉迷藏,笑得像花儿一样。
宴会进行到一半,陆承宇站起身,走到空地中央,大声说:“乡亲们,现在咱们两村订立了盟约,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我提议,咱们一起修建一条连接两村的小路,再在边界的灵江岸边修建一座石桥,这样两村村民往来也方便,你们看怎么样?”
“好!”村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响亮。青岩村的李二狗更是激动地说:“陆当家,这个提议好!我愿意带头修桥、修路,保证把路修得平平整整,把桥修得结结实实!”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之前的隔阂早已烟消云散。
第二天一早,两村村民就带着锄头、铁锹、箩筐,来到边界开始修路、修桥。陆承宇和青岩村村长一起,拿着绳子和木尺,测量路线和桥的位置。巡逻队的队员们则负责搬运石头和木材,刀疤脸和阿木带头扛着大石头,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却带着笑容。
修路的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不少困难。有一段路地势低洼,一到下雨天就积水,大家就一起运来沙土,把低洼的地方填平;修桥时,需要把大石头沉到江底做桥基,大家就一起跳进江里,齐心协力把石头推到指定位置。王老汉的儿子还发明了一种简易的滑轮,用来搬运沉重的木材,大大提高了效率。
附近的其他村子听说灵江新村和青岩村订立盟约,还一起修路、修桥,都很羡慕。邻村的张村村长特意带着礼物来拜访,说:“陆当家,青岩村村长,你们两村的做法真是太好了!以前咱们各村都是各自为战,遇到困难只能自己扛,现在你们团结起来,真是给咱们树立了榜样!”
陆承宇笑着说:“村长,其实咱们各村都应该团结起来,互相帮助。以后要是你们村有困难,随时可以找我们,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张村村长感动地说:“好!好!以后咱们就是盟友,一起努力,让咱们这一片的日子都过得越来越好!”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连接两村的小路终于修好了,平坦的土路两旁种上了柳树,微风一吹,柳枝摇曳。边界的石桥也修好了,桥身用青石砌成,桥面铺着平整的石板,桥的两侧还刻着“灵青桥”三个大字。
石桥落成的那天,两村村民再次聚集在灵江岸边,举行了隆重的落成仪式。陆承宇和青岩村村长一起,在桥的两端挂上了红绸,然后一起走过石桥。村民们也跟着一起走过石桥,孩子们在桥上追逐打闹,笑声传遍了整个灵江流域。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大家抬头一看,只见府城的周大人带着文书和一队士兵,骑着马朝这边赶来。原来,周大人听说了两村订立盟约、共建道路和石桥的事,特意赶来祝贺。
周大人下了马,走到陆承宇和青岩村村长面前,笑着说:“陆当家,青岩村村长,你们两村的做法,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啊!你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团结就是力量。朝廷正要在各地推广‘乡邻互助’的政策,你们两村就是最好的榜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