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强悠哉悠哉在展会内闲逛。
他来到斯堪尼亚展台。
进去逛了一圈,倒是没有苫布蒙车头的情况。
“还摆着长头卡车呐。”
马国强白了一眼。
这种长鼻子车头可太有历史了。
早在80年代之前,米国的卡车也是平头的。
平头卡车的崛起是从二战时期开始,由于政府限制卡车的总长度,为了在有限长度内装载能力最大化,平头卡车成为米国公路运输的主流。
直到1982年,米国修订了《联邦援助公路法》,不再限制卡车整车总长度,只限制挂车长度。
自此以后,司机们就喜欢上了长头卡车,凭借更好的舒适性、安全性、维修便利性,美式平头卡车一步步成为了历史。
但就算如此,长头卡车依旧不能被东大卡车市场所接受。
第一,1米的长度并不能给货车司机增加很明显的装载量。
第二,长度增加意味着具有更大的轴距和转向半径,东大公路运输有很多崎岖山路,驾驶长头卡车的操作难度相应加大很多。
总的来说,各有利弊。
不过,在马国强眼中,什么平头车还是长头车,终将成为历史。
因为……电动货车的时代来临了。
“早晚就得被淘汰!”
马国强鄙视一眼。
按照他从深度科技获得的信息。
空气金属电池优先供应国内。
只要国内的汽车公司不作妖,统治全球是没问题的。
而这些外国汽车公司,只能等着东大吃饱后,才能得到一点汤喝。
而且,想喝这口汤,也不是那么容易。
他曾经听上面领导说过,上面正在研究对产业的发展和调整,有人建议,这些外国公司想要空气金属电池,必须在国内建厂。
无论是组装还是设计,全程必须在东大完成。
总之,想单独要空气金属电池,运送到外国去组装,那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得商量的。
这就是……科技霸权!
也享受一把米国的待遇。
马国强在斯堪尼亚展台并未停留多长时间,便离开。
不时。
他来到大运展台。
“大运这是什么情况?!”
马国强看见了熟悉一幕,有了一辆车头被蒙着红色苫布,周边还有几个工作人员看守着。
好像卫兵似的。
马国强好奇的迈步走进去。
大运汽车的老总远勤山笑意满满的接待他:“马总,你好你好。”
马国强握握手:“哎呀,咱们两家可是亲兄弟了。我在陕西,你在山西,邻居啊!”
远勤山笑道:“马总说这话让我心里没底呢,其他参加老总都说了,你一套近乎就没好事。”
“谣言!绝对是谣言!”马国强板着脸:“是谁说的?我要告到中央啊!”
“别闹了。”远勤山白了一眼:“不在自己展台待着,晃悠什么啊。”
远勤山狐疑的盯着马国强。
展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身为老总,还四处晃悠,肯定憋着坏水。
“瞧瞧你说的。”马国强向蒙着苫布的车头走去:“我这不是来学习贵司的先进经验嘛。”
说着,马国强伸手就要将苫布扯下来。
“唉唉唉,别动。”远勤山严肃的说道:“我容易跟你玩命。”
马国强嘴角一抽:“早晚都得亮相,还差这一会。”
远勤山点点头:“对!就靠着这个打仗呢。”
马国强:???
远勤山说:“你不是要学习先进经验吗?来,我教你怎么打广告。”
马国强笑道:“长虫吞汽车,我可想不出来。”
远勤山看脸色一黑:“那叫龙!”
“拉你的煤块去吧。”马国强转身就走。
远勤山切了一声:“就像你家货车不拉煤似的。”
……
马国强继续闲逛。
他发现一件令人困惑不解的事情。、
国内的汽车厂家,除了一汽之外,有一个算一个,展台上都有蒙着苫布的车头!
而国外厂家则没有。
马国强有些懵逼。
“好像不对劲啊。”他皱皱眉:“怎么都有新车头展出?”
一般来说,蒙着布的车头,肯定都是新设计,新产品。
已经生产售卖的车头,没必要搞得如此神秘。
“可我打听很长时间,这些厂家没有新设计风声传出来啊。”
马国强意识到不对劲,自言自语:“难不成……他们都做了保密工作?”
想到这里,马国强心中咯噔一声。
在如今这个变革时代,能让所有汽车厂家集体推出新车型的,无疑且只能,只有一种可能了。
“不可能!”
马国强不愿意相信:“货车电池是我们陕汽第一手拿到的,其他厂家根本没拿到货!”
马国强眯着眼睛,返回陕汽展台。
按照他的推断,即便其他厂家设计了新车,那也是中看不中用,根本无法使用!
毕竟,他们没有电池啊!
陕汽可是蹲守在江城,无时无刻不驻扎在深度科技,第一个货车电池,还是工程师亲自从车间运出来的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