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危机四伏的混元道宗遗迹区域,林辰并未急于远遁,而是驾驭着混沌遁光,在色彩斑斓、能量乱流永不休止的混沌海中,寻找着一处真正意义上的“避风港”。
他需要时间,需要绝对的安静,来消化体内澎湃的混沌源液,参悟那枚蕴藏着混元大道与隐患的道种,并稳固因连番激战与突破而略有些虚浮的化神境界。
混沌海无边无际,看似混乱狂暴,实则在某些能量流相对平缓的交汇处,或是巨大古老残骸的庇护下,也会形成一些奇特的、相对稳定的“孤岛”或“气泡”。
历时数日穿梭,避开了几处散发着令人心悸气息的混沌漩涡和游弋的庞大阴影后,林辰终于找到了一处理想之地。
那是一片由无数细碎星辰尘埃、破碎的界膜碎片以及某种不知名的暗色金属矿脉,在混沌潮汐亿万年的冲刷下,自然凝聚而成的一片漂浮“陆屿”。陆屿不算大,约莫百里方圆,表面崎岖不平,布满了孔洞和褶皱,能有效分散和吸收混沌能量的冲击。更妙的是,在这陆屿的核心区域,有一处天然形成的凹地,凹地内的混沌气息竟异常温顺平和,甚至隐隐自成循环,仿佛一处混沌海中难得的“灵眼”所在。
林辰落在凹地中央,感受着周围虽然稀薄却稳定精纯的混沌之气,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挥手间,打出数十道混沌剑气,在凹地边缘刻画下繁复的阵纹,又以建木残骸为基,青莲道韵为引,布下了一座兼具隐匿、防御与聚灵效果的 “混沌归源阵” 。
阵法成型的光晕一闪而逝,迅速与整个陆屿的环境融为一体。从外界看,这片区域与其他混沌尘埃团并无二致,即便有神识扫过,也难以察觉内部的异常。
做好这一切,林辰才真正放松下来,盘膝坐于阵眼核心。
他首先取出的,是那枚被封禁的混元道种。玉盒开启,混沌色的道种静静悬浮,表面大道纹路流转,散发着诱人的道韵,但其核心那一点暗沉的噬道本源印记,如同美人面颊上的瑕疵,时刻提醒着其中的危险。
“混元一气,道法自然……这噬道之力,虽为邪异,但其‘吞噬’的本质,亦是混沌演化的一种极端体现……”林辰并未急于吸收炼化,而是以神识细细感悟,结合《混元先天一炁功》的总纲与《混沌开天剑经》的奥义,尝试去理解、剖析这枚道种的结构与法则。
这是一个水磨工夫,急不得。他像是最有耐心的工匠,一点点剥离道种外围纯净的混元道韵,引动混沌青莲种的净化清辉,小心翼翼地冲刷、隔离那点噬道印记,同时将安全的混元道则汲取出来,融入自身的混沌元婴之中。
这个过程缓慢而精细,伴随着极大的风险。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动噬道印记反噬。但林辰心神坚定,混沌剑心澄澈如镜,总能在那噬道意志试图躁动的瞬间,以开天剑意将其强行压制。
时间在混沌海中失去了意义。或许是一月,或许是一年。
林辰周身的气息愈发深邃,混沌元婴在吸收了部分精纯的混元道则后,变得更加凝实,元婴小人体表的混沌道纹愈发清晰玄奥,隐隐有向更高层次蜕变的趋势。他对混沌之道的理解,也因混元道种的参照而更加全面、深入。
在此期间,他也并未放下对那池混沌源液的炼化。每隔一段时间,他便吞服一滴。精纯磅礴的混沌本源之力涌入四肢百骸,冲刷着经脉,滋养着元婴,巩固着境界。他的修为,在化神初期的根基上,稳步而坚定地向着中期迈进。
修炼之余,他也会拿出那枚从祭坛凹槽中取得的、被净化后的钥匙碎片,以及柳梦璃留下的那枚记载着部分混沌海见闻与星图概要的玉简,仔细研究。
钥匙碎片依旧黯淡,但那股与祭坛同源的气息却做不得假。他尝试将一丝混沌青莲的本源气息渡入其中,碎片会微微发亮,但距离真正修复,还差得极远。这让他意识到,修复钥匙,可能需要特定的材料或者机缘,非现阶段所能完成。
柳梦璃的玉简则为他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玉简中不仅标注了混沌海中一些相对知名的险地、资源点以及某些强大混沌生灵的栖息范围,还零散记载了一些关于上古宗门、失落文明的传说,其中便有“混元道宗”只言片语的描述,称其道统源远流长,疑似与传说中的“鸿蒙”有关。
“鸿蒙……”林辰喃喃自语,感受着丹田内那枚混沌青莲种的气息,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
这一日,林辰从深层次的入定中醒来。他刚刚炼化完第三十滴混沌源液,修为已然稳固在化神初期巅峰,距离中期只有一线之隔。那枚混元道种也被他初步“剖析”了近三成,收获巨大,对《混元先天一炁功》的后续修炼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周身骨节发出轻微的雷鸣之声。他走到阵法边缘,望向外面永恒翻滚的混沌之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