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石人离开后的黑石营地,仿佛失去了定海神针,虽然表面依旧在铁山的指挥下有序运转,但一种无形的紧张和焦虑感如同潮湿的雾气,弥漫在空气里。围墙的修补在加紧进行,巡逻的班次更加密集,每个人脸上都少了些许往日那种基于对守石人绝对信任而产生的踏实,多了几分对未知未来的揣测不安。
李星云很清楚这种心态的变化。他这位“诡医”兼“神秘高手”,在守石人离开后,无疑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钦佩感激者有之,敬畏疏远者有之,而更多的,是一种混杂着期待与审视的目光——守石人临行前对他的倚重并非秘密,人们都想看看,这个外来者是否真的能在那位磐石离开后,撑起一片天。
他对此倒不是很在意,当务之急是尽快恢复力量。能量储备仅有可怜的10%,这点存量让他极度缺乏安全感。守石人离开前虽然又给他留了两块品质不错的魂石,但按照正常速度吸收,想要恢复到安全线(比如50%以上)也需要不短的时间。
他需要更快的“充电”方式。
常规的魂石吸收效率有限,他的“天外锚点”(葬神渊边缘那个安全点)能量充沛但距离稍远,且眼下营地戒备,他不太方便频繁远离。
“得想办法开源节流啊……”李星云摩挲着下巴,在自己的小角落里琢磨着。“节流”是指更精细地控制符咒使用,非必要不浪费。“开源”则是寻找更高效的能量获取途径。
他想到了之前治疗伤员时,马符咒驱散异常状态后,似乎能反馈回一丝微弱的、精纯的能量。虽然量很少,但确是一种补充。难道“治愈”行为本身,符合某种规则,能带来能量回馈?
这个发现让他心思活络起来。他主动找到了负责伤员救治的营地医师,表示可以帮忙处理一些棘手的、带有元素侵蚀或阴邪能量残留的伤势。
医师自然求之不得。于是,李星云的“诡医”生涯进入了新阶段。他不再仅仅是依靠马符咒粗暴地“还原”,而是开始尝试更精细地操控——用微弱的马符咒力量引导、剥离伤者体内的异种能量,同时仔细体会着那一丝丝反馈回来的能量涓流。
过程很耗心神,但对符咒力量的精细掌控度却在不断提升,能量储备也以虽然缓慢但确实可见的速度,从10%爬升到了15%。
这天,他刚处理完一个被某种火毒灼伤内脏的战士,感受着体内微不可察的能量增长,正准备休息一下,铁山找了过来。
铁山的脸色不太好看,手臂上缠绕的绷带依旧透着淡淡的黑气,钥匙造成的腐蚀伤口极其顽固。
“李医师,有件事得跟你商量。”铁山的声音有些沙哑,显然守石人离开后,营地的大小事务让他压力不小。
“铁山队长请说。”
“是关于营地防御的。”铁山开门见山,“上次‘巡界者’袭击,我们的防御符阵几乎形同虚设。守石人大人离开前,曾提及你对能量有着独特的感知和运用方式。所以我想,能否请你想办法,强化一下营地的预警系统?不需要覆盖整个营地,至少能在类似‘巡界者’或者强大影爪单位靠近时,提前给我们一个警示。”
李星云心中一动。这倒是个思路,而且与他“开源”的想法不谋而合。建立一个预警系统,必然需要消耗能量维持,但如果设计得当,或许能形成一个小的能量循环,甚至……从环境中汲取能量?
他想到了蛇符咒的“隐匿”与“误导”,鼠符咒的“赋予活性”,以及猪符咒的“穿透感知”。如果结合起来,是否能制作出一种可以感知特定危险能量波动,并发出警报的“符咒装置”?
“我可以试试。”李星云没有把话说满,“但这需要一些材料,可能还需要消耗不少能量。”
“需要什么你尽管开口,营地库藏对你开放。”铁山很干脆,“能量方面……我会尽量调拨魂石给你。”
有了铁山的支持,李星云立刻开始了他的“充电宝兼预警系统”研发计划。
他首先挑选了几块质地均匀、能量传导性较好的低级魂石作为基底。然后,他尝试将一丝极其微弱的猪符咒的“穿透感知”特性,用鼠符咒“赋予”到这些魂石上,让它们变得对特定类型的能量波动(比如“巡界者”那种空间扭曲感,或者影爪的阴影气息)更加敏感。
接着,他又用蛇符咒的力量,在这些魂石表面构筑了极其细微的、用于“隐匿”自身和“误导”无关能量干扰的符文。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能量循环。他设想的是,当这些被改造的魂石感知到特定危险时,会触发一个微小的能量脉冲,这个脉冲既能作为警报信号,同时其散逸的部分能量,又能被他预先设置好的、用马符咒力量勾勒出的一个微型“回收”符阵捕捉,反馈给他自身,或者用于维持装置的持续运行。
这其中的平衡极其精妙,对符咒力量的掌控要求极高。李星云失败了无数次,浪费了不少材料,能量储备一度又跌回了12%。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