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闪光灯响成一片。
---
第四章 球员的尴尬与接受
江苏舜天队队长周浩在训练结束后被记者团团围住。
“周队长,对杜蕾斯冠名有什么看法?会穿印有杜蕾斯标志的球衣比赛吗?”
周浩略显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这个...俱乐部已经和我们沟通过了,我们认为只要有利于江苏足球发展,任何赞助都是欢迎的。至于球衣,职业球员穿上战袍就只有比赛一个念头,不会分散注意力。”
但实际上,更衣室里的反应复杂得多。
年轻门将小李哭丧着脸:“浩哥,我是单身啊!以后怎么找女朋友?人家一看我胸前‘杜蕾斯’,还以为我天天...”
中场老王拍拍他肩膀:“傻小子,这说明你‘持久’啊!多好的个人广告!”
众人哄笑起来。
前锋小张若有所思:“其实‘90分钟不射’这口号对我们前锋不太友好啊,要不改成‘关键时刻一射就中’?”
“得了吧你,上场对浙江队单刀都不进,还好意思说‘一射就中’?”更衣室里又是一阵大笑。
尽管有尴尬和调侃,但球员们普遍对赞助表示理解——毕竟,俱乐部有了资金,才能发奖金、引外援、改善训练条件。
---
第五章 首秀之战
杜蕾斯冠名后的首场江苏德比——南京VS苏州,门票提前三天售罄。这种上座率在省级联赛中堪称奇迹。
赛前,杜蕾斯在场外发放限量版纪念品——印有“江苏足球,安全第一”的安全套包装,里面实际上是口哨和鼓掌手拍。
“这创意绝了!”一位中年球迷拿着纪念品哈哈大笑,“老张,你要不要?反正你老婆已经绝经了,用不上这玩意儿!”
“去你的!我宝刀未老!倒是你,需要超薄的吗?”
看台上的气氛异常活跃,随处可见穿着恶搞T恤的球迷:“我支持90分钟不射队”、“安全足球,从戴套开始”、“杜蕾斯守护你的球门”。
球员入场时,全场响起一阵意味深长的笑声和口哨声——每个人胸前确实都印着醒目的“Durex”。
解说员也忍不住玩梗:“欢迎收看杜蕾斯冠名后的首场江苏德比!我是解说员李强,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一场‘安全’而又‘激情’的比赛!”
比赛开始后,每当有射门偏出,看台上就会齐声高喊:“正常!90分钟不射!”
客队苏州队获得点球时,主场球迷齐声高呼:“套住!套住!套住!”导致对方前锋一脚将球踢飞。
最终,南京队1-0小胜苏州队,全场再次高呼:“零封!安全!”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场比赛创下了江苏省级足球联赛的收视纪录,网络直播同时在线人数突破百万。
---
第六章 争议与反击
当然,争议接踵而至。
一些家长团体和保守组织批评这是“伤风败俗”,“玷污体育精神”。“保护传统家庭价值联盟”发起抵制运动,要求终止这份赞助合同。
某知名评论人在专栏中写道:“当我们的孩子问‘爸爸,为什么足球比赛要叫杜蕾斯联赛’时,我们该如何回答?这是否过早地让未成年人接触性话题?”
面对争议,杜蕾斯没有退缩,反而推出了一系列公益广告:
一幅海报上,守门员奋力扑救,配文“安全守护每个重要时刻”;
另一幅展示球员带球突破,写道“突破阻碍,顺畅前行”;
还有一组关注青少年足球的广告:“杜蕾斯守护梦想,助力江苏足球未来”。
同时,杜蕾斯宣布将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计划,强调“安全和责任”的重要性。
令人意外的是,民意调查显示,65%的年轻人支持这次冠名,认为“有趣、有创意、打破 taboo”;甚至在35-45岁年龄段中,支持者也占到了48%。
一位中学体育老师在采访中表示:“其实孩子们根本没想那么多,是他们大人自己想歪了。我的学生只觉得好玩,反而更关注比赛了。”
---
第七章 对手的反应
杜蕾斯的这波操作,自然引起了竞争对手的注意。
杰士邦总部会议室里,市场营销总监敲着桌子:“我们当初怎么没想到冠名武汉三镇?被杜蕾斯抢了先机!”
下属小声回应:“其实我们已经在接洽武汉三镇了,只是没想到杜蕾斯动作这么快...”
“加快进度!不能再等了!另外,想想我们能不能冠名其他项目?篮球?马拉松?”
“马拉松我们已经做过了,在武汉马拉松发过小雨衣,反响很好。”
“那就在足球上加码!杜蕾斯搞‘90分钟不射’,我们就搞‘加时赛’!看谁更持久!”
一时间,各大安全套品牌纷纷开始寻找体育赞助机会,体育圈突然成了香饽饽。
某体育营销专家调侃道:“看来中国足球的救世主不是归化球员,而是安全套厂商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