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抽到的是“攀椰竞速”吉贝,正吭哧吭哧地往上爬,表情倔强又努力。看着它,莫名想到自己在苏超一次次不起眼却拼尽全力的冲刺和防守。我也把它放在了背包侧袋。
更衣室里,每个人的储物柜上,渐渐都多了这么一个小伙伴。训练开始前,结束后,总会有人下意识地看一眼,摸一下,甚至对着它自言自语几句。
“哥们儿,今天靠你了,别让我抽筋。” “老弟,我刚才那脚单刀要是你,能进不?” “加油啊,下午对抗赛别被过成筛子。”
一种微妙的变化,在更衣室里滋生。这些不会说话的小东西,像是一种无害的情绪树洞,又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人心底那份对胜利的渴望,甚至是对自身不足的调侃和释然。
几天后,泡泡玛特的设计师团队真的来了。他们带着设备,给我们每个人做面部扫描,测量身材数据,结合我们的场上位置和技术特点,要为我们量身定制个人版潮玩手办。
又过了一周,成品送到了更衣室。
张琳芃的,是一个化身中卫、表情凶悍、但怀里还抱着个足球的恐龙Molly(融合了他喜欢的恐龙元素)。武磊的,是一个做出标志性冲刺动作、身后仿佛带着风的Labubu。颜骏凌的,是一个戴着守门员手套、眼神专注、咧着一口大白牙的Dimoo。吴曦的,是一个中场指挥官造型的Molly,正在沉稳地观察全场。我的,是一个边路突破、混天绫化作飘带、脚下踩着足球(有点像风火轮)的Molly哪吒合体款…
“我靠!这个帅!”韦世豪捧着自己那个做出倒钩射门动作的Labubu,爱不释手。
更衣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大家互相传看、比较,笑声不断。这些手办,抓住了我们的神韵,又赋予了某种超越现实的、充满希望的特质。
它们被郑重地放在每个人的储物柜最显眼的位置,成了我们出征前必会看一眼的“护身符”。
---
世预赛。主场。迎战韩国。
山呼海啸般的助威声,也压不住韩国队开场就给予的强大压力。他们的逼抢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他们的反击像淬毒的匕首。每一次身体对抗,我们都占不到便宜。每一次传球,都仿佛要耗尽全身力气。
比分一直僵持,但场面被动。每一次被对手突破,每一次传球被断,看台上都会爆发出巨大的叹息和更响亮的“中国队加油!”的呐喊,但这呐喊声里,也带着焦灼和不安。
中场休息,更衣室里气氛沉闷。大家都喘着粗气,汗水啪嗒啪嗒砸在地板上。教练在紧张地布置战术,但每个人的眼神里,都或多或少带着点被压制后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畏难。
我灌了半瓶水,抬起头,目光下意识地扫过自己的柜子。那个“哪吒Molly”正踩着风火轮,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旁边,颜骏凌正用毛巾仔细擦拭着他那个“守门员Dimoo”头盔上的灰尘。张琳芃对着他那个“恐龙中卫Molly”龇了龇牙。吴曦默默地把“指挥官Molly”转了个方向,让它正面朝向战术板。
一种无声的交流在更衣室里流淌。
下半场,韩国队的攻势更猛。一次角球机会,他们的高中锋力压我们的防守,一记狠狠的头槌!
球砸中横梁!弹回场内!
混乱中,对方的二次补射直奔球门!
所有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只见颜骏凌几乎是凭着本能,一个不可思议的侧扑,单掌将球扑出了底线!
他爬起来,没有怒吼,而是先跑向球门线,用力拍了拍那个不知何时被他放在门柱内侧、咧着大白牙的“守门员Dimoo”的头盔。
这个动作,通过转播镜头,传给了万千观众。
“颜骏凌!他扑出了必进球!他还拍了拍他的…潮玩伙伴?”贺炜老师的解说里带着一丝惊讶和感动,“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暗示和自我调节?也许,这就是新一代球员表达专注和信念的方式!”
这次扑救,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了全队的身体。
比赛进行到七十分钟,双方体力都在下降。一次前场界外球机会,吴曦接到回传,在对方两人包夹下,看似已无路可走。
看台上的嘘声和呐喊声混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压力场。
就在这时,我听见吴曦,对着空气,嘶吼了一声,声音不大,却像破了音:
“怕什么!当隐藏款来踢!”
这句话没头没尾,但我们听懂了。
隐藏款!盲盒里概率最低、最稀有、最让人渴望的存在!需要运气,更需要坚持和信念!
吴曦硬是扛着防守,把球摘了出来,传给了边路插上的我!
我接球,面对对方扑过来的边后卫,脑子里闪过那个“哪吒Molly”一往无前的样子。踩单车!变向!加速!
下底!传中!
球划出一道弧线。中路,武磊如同他那个“冲刺Labubu”一样,鬼魅般杀出!俯身冲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