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慵懒的午后,周辰趴在一张宽大的沙发上,身上只穿着一件睡袍,勾勒出还算结实的背部线条。
方静跪坐在他身侧,同样只穿着一件单薄的丝质吊带衬裙,细软的肩带滑落至臂弯也浑然不觉。
她神情专注,手指正精准地按压在周辰肩胛骨下方一处紧绷的结节上,力道稍重,指尖的温度透过薄薄的睡袍渗透下去。
她的动作熟练流畅,显然对此早已驾轻就熟。
周辰闭着眼,发出舒适的喟叹,身体在她恰到好处的按压下逐渐放松。
按着按着,他搭在身侧的那只手便极其自然地抬了起来,摸索着,然后准确地落在了方静的大腿上。
掌心温热,直接贴合在她仅覆着一层薄丝的肌肤上,甚至还无意识地轻轻摩挲了一下,感受着那细腻的肤感和温暖的体温。
方静按压的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她垂下眼睫,看了看自己腿上那只属于男人的手,继续按了几下,似乎在忍耐。
但那只手并没有拿开的意思,反而有继续向上探索的趋势。
她终于忍不住,停下动作,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司令,您的手……能安分点吗?这样我没法专心给您按了。”
周辰连眼睛都没睁开,声音有些含糊慵懒:“嗯……怪我。我这脑子一放空,身体就总想抓着点什么东西,踏实。”
他顿了顿,反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腿侧,语气变得有点无赖,“主要还是咱们小静按摩的手法太到位,我这浑身一松懈,就原形毕露了……怪不得我。”
他的歪理说得理直气壮,甚至反过来把“过错”推到她的身上。那只手非但没拿开,反而理所当然地停在了原处,指尖甚至又无意识地勾了勾她滑腻的裙摆边缘。
方静似乎无声地叹了口气,对他这套说辞既好气又好笑,最终却也只是摇了摇头,重新将注意力放回他的肩背,仿佛默认了这份“按摩附加的服务”。
阳光静静流淌,室内只剩下手指与肌肉接触的细微声响,以及两人之间那种无需言说的亲密与默契。
当周辰回到司令部时,已经到了下午。原定一小时的野战医院慰问行程,延长到了三个小时。
随后,他径直前往司令部的军需仓库——那里存放着部队的金银钱财。
看着账户上再度超过百万的积分,周辰就好像吃了九芝堂六味地黄丸一般,腰不酸了,腿不疼了,浑身精力充沛,一口气能上6楼。
请问一下,男人有了钱就想干什么?
当然是扩军!金戈铁马才是男人的浪漫,至于说红粉胭脂,那不过只是点缀。
之前九江、星子的战事已经证明了,由俘虏转化来的部队可堪一战。既然如此,当然要把这一方法给发扬光大。
为了最大限度提升新编部队战斗力,在获得稳定的积分来源后,周辰召集高级指挥官进行整编会议。经反复研讨,最终参照德军步兵编制进行改编。
基本战斗单元采用三三制编制体系:
班级单位:10人制战斗小组,配发8支步枪+1挺捷克式轻机枪。(缴获装备)
排级单位:下辖3个战斗班+5人排部指挥组(含通讯、医务兵),满编35人。
连级单位:由3个步兵排+10人迫击炮班(配3门60mm迫击炮)+12人后勤保障队构成,标准编制140人。
之所以不照搬德式编制,而是建立相对较小的连、排级单位,主要是考虑到德式编制对军官的质量和数量要求较高。
而周辰为了不影响第101师的战斗力,已经决定大规模提拔新编部队里的指战员充当基层军官,再用德式编制这些人指挥时怕是会有些吃力。
团营一级也是同样的道理,营一级下面除了步兵、后勤、侦察以外,就只有一个火力支援连,装备8挺马克沁重机枪和4门81mm迫击炮,全营550人。
团一级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连(6门75mm步兵炮)、一个侦察排、一个通讯排、一个工兵排、一个后勤大队,共计2000人。
周辰早就不止一次的模拟过未来的抗日战争,他发现如果完全依靠系统兵来抗击日寇,很可能需要四十万大军才能快速收复东北,并同时对老毛子产生一定的威慑。
而一旦战事陷入僵持,日本政府全力扩军,增援伪满州国,这样打成消耗战,形势就会对他很不利。
只是回过头一想,中国可是人口大国,怎么能害怕和小日本拼消耗呢?
于是,在初期他便积极的组建出一支支二线部队,在他的预想中,抗战爆发初期就要能编成100个师用来维持战线,而系统兵则负责穿插突破。
凭借系统给他提供的武器装备,以及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即便不能速战速决,也能耗干小鬼子的兵源。
经过整编的这支2000人步兵团,其作战定位就是针对日军标准步兵大队实施针对性压制——通过兵力规模与火力配置的双重压制,即使大规模扩军之后单兵素质和日军存在差距,仍可形成有效的战术对抗能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