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结束视察回到济南的周辰,收到王犀发来的绝密电报之后,也开始陷入了深深的疑惑。
事实上,在开打前就预判过日本会增兵,要不然他也不会动员几十万大军。
无论日军增兵多少周辰都不会感到恐惧,毕竟日本国力的上限就在那里。
它要是有本事短时间内爆兵百万,那周辰还会选择退避三舍,但是这可能吗?苏联和老美还差不多,三德子都够呛。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反攻东北的情报是否真的泄露了?要不然很难解释为何日本援军来得如此之快,这分明是日本军部提前做好了大规模增兵的准备。
先锋军高层知道这个情报的寥寥无几,而且基本都对他忠心不二,唯一有可能从蛛丝马迹侧面作出判断的就是韩复渠,他没有接触过具体的军令,但是民兵部队的调动瞒不过他。
可不说通过小地图就可以看出目前他的忠诚没有问题,就光是自己在他身边安插的那些人手,就基本杜绝了他将情报传递出去的可能性。
这时,思维已经进入死胡同的周辰,猜测可能是29军或者东北军出了问题,日本长期对华进行渗透,很难保证这两军的高层身边会不会有日本间谍?
至于某个高层叛变的可能性倒是很小,一则是形势开始逆转,当初局势艰难的时候,都没有选择叛变,没道理,现在局势向好反而通敌叛国;
二则是小地图的妙用,能够让他看出别人身上的敌意,你要说哪个出卖国家的人能对他没有敌意,这好像不太可能。
嗯!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周辰突然想到了穿越前碰到的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他在伤害你的时候还真未必对你有多大的敌意,只是单纯对自己有好处,那就干了。
那么,眼下就不排除有某位军方高层被日本收买的可能性。
凡事做好最坏的打算,他留着山东的机动力量,足以吊打国内的任何一股军阀。
眼下既然已经可以确认日本大举增兵东北,那他们国内的可战之兵就不多了,山东沿海与天津地区的国防压力也就大大减轻。
至于日本的海军陆战队,不是周辰看不起他们,就他们的战斗力,来多少都是送菜。
想通了一切,周辰开始给前线的王犀下达命令——如攻取锦州难度较小,则在锦州地区围点打援;
如评估之后发现难度较大,则适当后撤,将敌军主力引到辽西走廊,以野战歼灭之;
如两者皆不成,暂时回军休整,待到夏秋时节再寻机北伐。
这时,周辰又担心这样的命令会影响前线的判断,要是因此错失良机,导致战败,后世史书上一个“微操”的骂名怕是跑不掉了。
于是,电文的最后他又加上了一句——若情况紧急,一切应对,君可相机决断,不必时时请示。
命令下达之后,周辰则开始清扫内部,前线打的热火朝天,他可不能让后院失火。
周辰召见韩复渠时,司令部挂着的作战地图已经重新换过了,地图上红色箭头正刺向锦州。
韩复渠瞥了一眼,神色不变,心里却暗叫不妙,“司令,这么急召老韩过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周辰指尖敲着济南防区,“东北战局已至紧要关头,济南驻军须抽兵北援。如此一来,你麾下的独立警备旅便是济南最强战力。”
韩复渠霍然起身,武装带铜扣撞得铿然作响:“该旅将士皆效忠先锋军!总座只管调遣,纵是解甲归田亦无二话!”
关乎权力的博弈,周辰可不会表现的温情脉脉。即便韩复渠在他眼皮子底下尽心尽责的干了好几个月,但凡有其它势力私下联络,都会上报给他。
周辰对他也开始建立了一丝信任,但周辰可不敢赌人性,所有的危险都必须扼杀在萌芽状态。
一个可能泄露情报的军政大员只能算是个麻烦,但他手上握有一支军队那就危险程度就直线攀升了。
此刻的周辰仿若赵匡胤附体,对于不受控制的兵权都要通通拿下。但其实他此刻表现出来的这种克制的多疑,已经具备某些优秀领导者该有的素养了。
都说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另一边的日本在处理类似的事情时就显得有些神经质,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此刻,沈阳关东军司令部此刻正沦为炼狱。特高课课长佐藤重治的军刀劈碎了玻璃展柜,里面陈列的“满洲事变功臣”勋章叮当滚落。
“八嘎!先锋军进攻时间竟比我们集结完成早四十八小时!” 他身后的黑板上贴着触目惊心的关系网:
审查风暴:
第一轮:接触“樱花作战”计划的 37名作战课参谋有6人承认“思想动摇”。
第二轮:负责机密军事文件押运的宪兵中队,中队长切腹后遗书出现涂改痕迹。
第三轮:关东军副参谋长小矶国昭的勤务兵在其住处搜出俄文诗集。
“查!所有少佐以上军官提交三月行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