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龙头为几户人家勇挑重担,几户家人精诚团结,共克时艰抱团取暖。他们总开会耽误农活,几家人相互帮扶,谁家缺少车马农具串着用,谁家缺少人手帮谁一天工。谁家缺粮了,相互倒一倒借一借,心里不顺劝一劝说一说。
他们一天都没放弃开会,还是呛呛一个老话题:如何置董希录于死地。绑董希录儿子的票?那是胡子做的事,不能对孩子下手。打他的黑石头?要是一石头打不死,董希录不把几家人灭了也得吃官司。放火、扎小人、装神弄鬼等等,董希录不吃这一套,他也没被天诛地灭。几家人呛呛来呛呛去,还得去龙潭山请胡子下山,为几家人报仇。谁都不敢去,怕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怕被胡子点了天灯烧成一把灰。董龙头当过胡子懂胡子那一套,自告奋勇要去龙潭山。
他的腰不行,弯一下腰半天直不起来,上龙潭山不如让他上西天。董龙头出的最后一个主意,得到大家认可。冤有头债有主,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
每户出一个男丁,不管当兵还是当胡匪,敢杀人放火就行。大家定准三年之后回来,一块儿找董希录报仇,按人头分地。白家出白海葵,董龙头家出董大昌,董虎尾家出董二昌。董千溪儿子多,出三个,大儿子董万古、二儿子董万人和三儿子董万典。他早已算计好,报仇成功之后,他家可分得沙岗后一半土地。
董龙头的大儿子董大昌,长相酷似他爹,性格半点不像。他心地善良仁义,看不上父亲横行乡里独霸一方那套胡匪做派。他没上过私塾,但是自小喜欢读书,并拜瞎董万空为师。瞎董万空家的所有藏书,他都借来看了。岳飞的“精忠报国”、戚继光抗倭、郑和下西洋、林则徐虎门禁烟、寇准罢宴等古代英雄人物和故事,对他影响很大。他有自己的人生打算,成不了国家的栋梁之材,也要做个好人。他劝阻父亲做个善良人,别做坏事恶事,别再和本家本当好勇斗狠窝里斗。
鬼迷心窍的父亲怎能听进儿子的话?果然,父亲在打斗中腰被打坏。父亲见他生得人高马大,鼓励他和董希录单挑,拼个你死我活闯牌子。父亲教他如何一招致命,如何在小西山称王称霸。遭到儿子拒绝之后,他又撺掇儿子杀了仇人,然后去龙潭山当胡子,等做了山大王,再将仇人家杀得鸡犬不留。儿子称自己正在自学功课,准备外出做官光宗耀祖。董龙头狠扇儿子一耳刮子,又把腰闪了,父子关系越来越僵。那天,父亲让他偷偷去南海底提鱼,往家里幌媳妇。
董大昌到了南海底,把网具放在棉槐趟子里,跑到永宁城监会去看报纸。此时,日本人已经占领了奉天北大营,东北三省沦陷。他满腔激愤,恨不能立刻走出小西山,和全国有志青年一起奔赴抗日前线,为国捐躯在所不惜。
董虎尾的儿子董二昌,没有董大昌那样的理想抱负,也无法改变现状。但是,他绝不为虎作伥和父亲同流合污。他只念了一年私塾,父亲把他撤回家对付董希录。他想做个有钱人,将来办学校,让小西山人识文断字,告别无知愚昧。
儿子董大昌临行之前,董龙头后悔了,恨自己出了个害人害己、不得好死的主意!外面兵荒马乱,这种时候把孩子放出去,肯定九死一生。就算活着,还不知受什么样的苦,遭什么样的罪。万一抽大烟打吗啡逛窑子,也把儿子推进火坑。哪怕儿子当了大官,也官身不由己,不能说回来就回来,说杀人就杀人。
当兵也是当炮灰,当兵吃粮也得吃枪子,阵亡了做孤魂野鬼。即使当了胡匪报了私仇,也招千人骂万人恨,千秋万代别想翻身……儿子刚走出街门,董龙头扶着腰追上去,把儿子喊住,嘱咐:“听爹的话,当什么别当兵别当胡匪,报什么别报私仇。”儿子没回头,说:“爹,你让我当什么报什么?”董龙头说:“当好人做好事,报国报恩。”董大昌“扑通”跪在地上,给父亲磕了三个头。
那天凌晨,四户人家六个后人肩负家族使命,在东南地会合。他们每人口含朱砂,遇到鬼打墙共同应对。他们什么都没遇见,一路顺畅地走出了小西山。
“男靠闯,女靠浪”。那些穷得揭不开锅的人、说不上媳妇打一辈子光棍的人、被恶势力欺压得上不来气的人、被债务逼上绝路的人、报仇心切的人、不甘沉沦的人、求取功名的人,只有背井离乡外出闯运,才能活下去达到目的。年底场院活儿利索,半夜三更十里八村,狗叫声此起彼伏。黑暗中,不时有一星灯火起伏游动。树趟子,河沟,山路上,不时响起“嚓嚓”的脚步声和喘息声。
天亮后,背足苞米饼子和地瓜干子的人,三三两两走出了永宁城。他们孑身一人,到外面世界里铤而走险,开弓没有回头箭。南行的人去复州城、金州卫、大连,飘洋过海,在山东半岛登陆去内地。北往的人去盖州城、熊岳城、海城、奉天城,遥远寒冷的北大荒边外,甚至俄罗斯。这些卑贱的人们把生死置之度外,不畏任何艰难困苦,不管流落到哪里,环境如何险恶,都顽强地生存下去,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他们如同崖壁上的松树将虬根扎进石缝,把忍耐力和创造力发挥到及至。某年后的某一天某一个时辰,某个屯某家祖坟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这是外出闯运的人做了大官,回老家光宗耀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