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前培训结束后的第一天,凌薇薪早早到了公司。她把周凯送的笔记本摊开在桌面上,里面记满了培训时抄的 “客户沟通话术”,重点句子还用荧光笔标了色;旁边放着一杯刚泡好的薄荷茶 —— 苏晓说 “接电话多了容易口干,薄荷茶能提神”,她特意从家里带来的。
“今天开始教你处理简单的投诉工单,先从‘产品咨询类’开始。” 苏晓把一叠打印好的工单放在她面前,上面记录着客户的基本信息、诉求和历史沟通记录,“你先看着我处理一个,注意听我怎么跟客户说,重点是‘共情 + 解答 + 安抚’,别直接说‘不知道’或者‘这不是我们的问题’。”
凌薇薪点点头,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前凑了凑,眼睛紧紧盯着苏晓的电脑屏幕。苏晓拨通客户电话,语气自然得像和朋友聊天:“您好,请问是李女士吗?我是 996 福报科技的售后苏晓,看到您反馈‘新买的加湿器不知道怎么调湿度’,我现在跟您说一下操作步骤,您看方便吗?”
电话那头传来客户的声音,苏晓一边耐心讲解,一边时不时点头回应 “对,就是那个旋钮”“您试试,有问题随时跟我说”,短短五分钟就解决了问题,挂电话前还特意说 “后续使用有任何疑问,您都可以打这个电话找我,祝您使用愉快”。
“看到没?其实不难,就是要耐心。” 苏晓挂了电话,把另一张工单推给凌薇薪,“这个客户是昨天反馈‘智能闹钟不会设置时间’,你试试?别紧张,我在旁边看着,有问题我帮你。”
凌薇薪的心跳瞬间加快,她深吸一口气,拿起桌上的电话,手指按号码时都在微微发抖。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她原本准备好的开场白突然卡在喉咙里,张了张嘴,只说出一句 “您、您好,我是…… 是福报科技的凌薇薪”,声音还有点发颤。
“你是新来的吧?说话怎么这么紧张?” 电话那头的客户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耐烦,“我昨天就反馈了‘闹钟不会设置’,怎么今天才给我回电话?你们公司效率这么低吗?”
凌薇薪被问得一愣,下意识地看向苏晓,对方用口型示意她 “先道歉”。她连忙说:“对不起,先生,让您久等了,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到位,我现在就跟您说设置步骤,您看可以吗?”
“赶紧说,我忙着呢!” 客户的声音更冲了。凌薇薪拿起笔,照着工单上的操作步骤念:“您先按闹钟背后的‘设置键’,等屏幕闪烁后,按‘上下键’调小时,调完后按‘确认键’,再调分钟……”
她念得有点快,中间还顿了两次 —— 因为紧张,她忘了下一个步骤是什么,只能偷偷看一眼工单。客户显然没听清,不耐烦地打断她:“你能不能说清楚点?念得跟背书似的,你会不会办事啊?连个操作步骤都说不明白,你们公司招的都是什么人?”
“我、我再跟您说一遍,慢一点……” 凌薇薪的声音越来越小,脸颊发烫,手指紧紧攥着笔,指节都泛白了。可没等她念两句,客户就直接挂了电话,听筒里传来 “嘟嘟” 的忙音,像一记耳光打在她脸上。
凌薇薪僵在座位上,眼眶瞬间就红了。她看着手里的工单,上面的字迹仿佛都在嘲笑她的笨拙,心里满是愧疚 —— 她觉得自己不仅没帮客户解决问题,还让客户生气了,给公司丢了脸,更辜负了周凯的期待。
“别往心里去,这种客户很常见,刚开始都这样。” 苏晓递过来一张纸巾,语气轻松地说,“我刚入职的时候,比你还惨,被客户骂哭了好几次,后来习惯了就好了。你第一次接电话,已经不错了,至少没直接挂客户电话。”
“不是的,是我太紧张了,没说清楚,还让客户等了这么久。” 凌薇薪接过纸巾,擦了擦眼角的眼泪,声音带着哽咽,“要是客户因为我投诉公司,怎么办?是不是会影响公司的形象?”
“哪有那么严重,他就是随口抱怨两句,过会儿说不定就忘了。” 苏晓无奈地笑了笑,“你啊,就是太较真了,还把公司看得太‘神圣’了。咱们就是个售后客服,解决客户问题就行,别把所有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
凌薇薪没说话,心里却还是过意不去。她想起培训时讲师说的 “客户是上帝,要让每一个客户满意”,想起自己在 “培训心得” 里写的 “要为公司的口碑负责”,觉得 “自己今天的表现,根本不配做‘真爱型’员工”。
下午,苏晓又带着她处理了三个工单,凌薇薪虽然还是有点紧张,但比第一次好了很多,至少能完整地把操作步骤说清楚,也能应对客户的简单质疑。可她还是不满意 —— 她觉得自己 “不够熟练”“不够耐心”,离 “优秀员工” 的标准还差得远。
下班后,同事们陆续走了,凌薇薪却没动。她把今天处理过的工单都整理出来,放在桌面上,又拿出周凯送的笔记本,把客户的常见疑问和对应的应答话术一条一条列出来,还在旁边标注 “语气要温柔”“语速放慢”“多问一句‘还有其他问题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