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看着两片布,脑子里飞速运转,试图分析这样操作的可行性。最终他决定带着两片布去找舅舅。
“姐,我去找我二舅,这办法要是能成,我舅可得给你记一功。”
周江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的走了,胡文玉找了块油纸把两片布包着。那一大块布也带着,证明是从这上面剪下来的。
周江手都没洗,就冲到了他二舅所在的工厂,门卫大爷认识他,他一路骑到二舅办公室楼下。
周江的二舅赵东方是销售科的副科长,一直想更进一步。
周江三步并作两步跑上楼,敲开办公室的门。赵东方正捧着陶瓷缸喝茶,慢条斯理的说“进来”
周江冲进来,“二舅,我找到办法了!”说完掏出兜里的油纸包放在桌上,胳膊还夹着那块布。
赵东方看着外甥的花手一言难尽,这小子干什么去了。没好气的说,“你这手干什么了,还不快去洗洗。”
周江嘿嘿笑着,又把布放桌子上。
赵东方打开油纸包,看见两块布有点不明白,“这是?”
“二舅,这是我朋友想的主意。她用蓝墨水跟黑墨水泡了布料半个小时,你看…”
周江捏着两块布,“黑墨水这块几乎把绿色遮住了,痕迹也不明显。”
赵东方腾的一声从凳子上蹦起来,一把拿过那两片布,仔细在光下照着看,周江还把剪口处亮出来,证明就是这块布上剪下来的。
“舅,我朋友说,染成黑色或者蓝黑色这种覆盖力强的或许能行。”
“好小子,真有你的!你这可是帮了我大忙。我这就去车间安排人试试。”
赵东方敏锐的意识到这件事的成功能为自己带来的影响。他说服车间主任先拿几匹布先试试。
先染黑色,两天后,黑布染成了,虽然不如正品染色的黑布那样透亮,但对比之前的绿花布,好了不止一星半点。
拿走碎布三天后,周江骑车来找胡文玉,给她带来了最新消息与重新染色的布。
他二舅先说服车间拿出几匹布染色,效果不错,汇报给厂长,厂领导开会决定,先将一半布料重新染色销售。
“姐,我二舅说,咱们如果要,他可以按一斤五毛卖给咱们,咱们要多少?”
胡文玉看着手中的黑布,对着光照还是有些痕迹,但现在这样按照次品布料去卖,应该受欢迎。
“做一身冬装要十几尺,快过年了,如果售价低,大部分人还是愿意扯点布做身新衣服穿。
过年结婚相亲的人也多,市场需求大。你得尽快了。对了,你赶紧找人用这布给你做身衣服出来,卖的时候穿着,实实在在的效果。”
“姐,你这主意好。我一会就去我二舅家找我表姐帮忙,他家有缝纫机。”
“你们这次我就不参与了,出去带点防身家伙,多找几个人去,现在街上无业人员变多了。”
“姐,这怎么行?你给出的主意,我舅还让我请你吃饭。”
“吃饭就不用了,你也没少给我捣鼓吃的用的。你不如去帮我弄点瑕疵布来,这房子没窗帘门帘。
不拘什么颜色花型,有碎布头也行,我拼几个坐垫。”
“小事一桩,等着,我下午就给你弄来。”周江风风火火走了。
下午菜到了,胡文玉跟着孙奶奶去收菜,是父子二人拉了两板车,还有几个胡同里的邻居等着。
车上用稻草帘子遮着白菜,后面还立着两个大箩筐。两人停住车,一摘帽子,头顶直冒白气。
要的多的对方给送到门口,少的自己拿箩筐搬回家里。年老的那位大爷拉着板车跟胡玉文到院门口,利索的把她要的菜都下到厨房门口。
胡文玉没有箩筐,干脆把大爷的买下来装土豆,她给大爷倒了杯热水,大爷咕嘟咕嘟一口气喝完,也不多问,接过钱,交易就算结束了。
胡文玉把白菜萝卜搬到厨房堆着,土豆红薯相对好保存一些,她也转移了一部分到空间,她这里一般也没人来。
隔天周江就拉了两个大包袱来,
“姐,这个里面是能做窗帘的整块布料,都是没染好的,我给你挑了几块,你看着来。
另一个包袱里都是你要的碎布头,这东西厂子多的很,你看看够不,不够了我再去给你拉。”
胡文玉打开两包袱,大块的布料有绿、黑、蓝、黄色的各一块,叠的整齐,包袱皮也是厚实的布料。
另一包说是碎布,大多在一尺见方,拼个垫子、做枕头甚至都能缝个小布包,约摸是江子挑过的,大小都相差不大,颜色也多。
“姐,我跟二舅已经说好了,先要五百斤的布试着卖。”周江指着腿上的新裤子,
“你看,这就是瑕疵布做的,你看咋样。”
胡文玉才注意到他腿上的新裤子,让他转了个圈,“染的好,这样看不出来。穿上真精神,要不你也卖做好的裤子,肥的窄的各做几条试试。”
胡文玉也是试探出口,她不太清楚现在的成品衣服销售情况,做衣服手快的人,没有缝纫机几天也能缝完一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