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奶奶抖开那条红裙子,跟胡文玉脑海中的样式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胸前没有扣子。
胡文玉想到蝴蝶结,不缝扣子,缝两朵蝴蝶结也一样好看。
胡文玉摸着红裙子,心里满意的不行,心里对孙奶奶这样的老手艺人佩服的不行。只是简单表述了样式,就能完美复刻。
“小胡,你去换上看看。脱了棉袄就行,奶奶屋里炉子火旺。”
孙奶奶端起手边的热茶,笑眯了眼,小胡就是细心,给她杯子里一直续着热水。
胡文玉还是穿着一身秋衣套着红裙子出来,看着有点不伦不类,没办法,即使有炉子也太冷了。
孙奶奶眼前一亮!
她围着胡文玉转了一圈,“这领子得再加加一层布,太软了支棱不起来。腰这里再收两针更好看。”
孙奶奶拉着胡文玉的手上下打量,“真好看,小胡,快去换下来,我再改改。”
胡文玉快速换回衣服,就这一会,她都快忍不住打哆嗦了。
“孙奶奶,今天先不忙活了,明天还要再去卖布呢。”
“没事,奶奶手快,两下就好了。你设计出这么好看的裙子,给我二儿子解决了这么大的难题,我这两下不算什么。”
“孙奶奶,您觉得这裙子哪里还能再改改吗?”
“改?”孙奶奶提着裙子的肩膀,前后看了看,要不,裙子再长点?”
“奶奶。这裙子如果去掉袖子,领子做成圆领的,您觉得好看吗?”
“嗯…是好看,就是不知道小姑娘们穿不穿?”
“还可以做成半身裙,压一圈褶子,配着衬衫穿,也好看。”
孙奶奶拿起纸笔,迅速按照胡文玉的要求画了下来。
她皱着眉画完,而后满意的点点头,“我先画下来,今天这布不太够了,明天下午再去厂子里拿点再做。”
“行,奶奶,我先回去了。”
胡文玉回到家,给自己炒了个鸡蛋,炒了个白菜,煮点挂面,就是简单一餐。
吃饱回到炕上,她拿起针线继续缝碎布拼的坐垫,想着里面能填点什么坐着软和点。
翻了翻碎布头,没有太合适的材料能做蝴蝶结,只能先作罢。
第二天一大早,还是一行七人浩浩荡荡的往昨天的集市而去。
到了地方,昨天要买布的叔已经等在那了,看他们到了,忙迎上来。
“小伙子,你可算来了。昨天我要的布,你今天带了没?”
“叔,您放心,答应了肯定能做到。就是价钱稍微贵点…”
“好说,先让我看看都是什么布。”
几人迅速跟昨天一样拼好车厢,周江把红布跟蓝布都拿了出来。
“叔,这两个颜色可还行?这红布是真不好找,为这红布我可是跑了好几趟。”
那四十多岁的大叔摸着红布,眼睛黏在上面下不来。
他媳妇年轻时也是村上一朵花,他到现在都还记得结婚那天媳妇穿着红外套扎着大辫子羞涩的模样。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件外套也早就改了又改穿在孩子们身上,再也没有当年的影子。
现在日子好了,儿子结婚,他居然碰上了红布,高低得扯点回去给媳妇做两件衣服穿!
“小伙子,这红布什么价格?”
“红布贵一点,四毛五一尺,蓝布三毛五。”
“行,黑布要四十一尺,红布来十三尺,蓝布十尺。”
“好嘞,我这就给你量,一共是二十一块六毛五,您给二十一块六就行。”
周江在这边算账,邹有民冯铁帮忙给三种布划线扯布。
赵为康则听奶奶的话,指哪打哪。把竹竿捆起来,把自己姐姐缝的六条裤子挂上去。
大叔把几大捆布放在竹篮里,挂在自行车上,心满意足的回家去。
他走了没几步,鲜艳的红布立刻吸引了几位婶子的注意围了上来,有心的早就在前面那人买布时竖起耳朵听。
也有昨天听回去的邻居街坊说集市上有卖次品布,划算又厚实,今天特意过来碰运气。
很快,今天这两车布卖的就剩十来尺,红布也卖出去小半匹。几人又护着孙奶奶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周江跟几个人聊了,明天就不来了,后面再有活,他再联系几人。然后给每人开了十块钱工资。
邹有民收到这十块钱,心里五味杂陈。两天,他就挣到了十块钱,他再想办法打点零工,这日子总能过下去。
赵为康家里条件好,零花钱父母长辈都会给,但第一次拿到自己挣得十块钱,他心里有点雀跃,有点欣喜。
冯铁则是挺满意,上次卖袜两人各掏了一半钱,他把攒下的老婆本都拿出来,他赌对了,几天时间就挣了回来。
这次他也知道利润不高,就是兄弟几个凑个热闹。十块钱也不少了,他一个月工资才三十多…
周江带着姥姥,他看到胡文玉淡定的样子,心里只想快点回去。看看胡姐又想出什么好点子来。
越想越激动,脚也越蹬越快,却被兜头的冷风一刺激,想到兜里大把的零钱,才减慢了速度,跟冯铁他们同频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