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路者”星舰平稳地航行在超脱之域一片相对平静的星区。艾拉正利用这段航程,系统地整理并上传她在“理性统合体”的完整任务报告,包括“冗余单元”的发现、“摇篮曲”的共鸣、“生灵网络”的诞生以及最终理性壁垒的转化。这份报告不仅是对过往的总结,更蕴含着对《变量公约》实践边界的深刻思考。
就在报告数据流即将传输完毕的瞬间,一个极其异常的现象引起了艾拉的注意。
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源于星舰自身搭载的、与星火网络深层连接的超光速通讯矩阵。在传输日志的最末端,出现了一段无法解析的、长度为零的空白区间。它没有占用任何带宽,没有留下任何能量签名,就仿佛时间本身被凭空剜去了一帧。若非艾拉的心神与星舰高度同步,且对规则层面的变动异常敏感,绝对无法察觉这转瞬即逝的“无”。
这不是故障,也不是干扰。这是一种……技术层面上近乎完美的“静默观察”。
艾拉的心猛地一紧。她立刻调动全部权限,对星舰所有系统,尤其是通讯和感知模块,进行最深度的扫描。没有发现任何外来入侵的痕迹,没有木马,没有后门。那个“空白区间”是唯一的异常,像一个幽灵留下的脚印。
她尝试重现当时的通讯状态,注入模拟数据流,但再也无法复现那个“空白”。对方的技术水平,显然远远超出了她,乃至当前星火网络的常规认知。
是谁?目的是什么?
几乎在同时,霍雨浩的意念跨越虚空,直接降临,带着一丝罕见的凝重。
“艾拉,你是否察觉到异常?”
“是的,一个‘空白区间’,在传输报告时出现。”艾拉立刻回应,并将那段异常日志标记发送过去。
霍雨浩沉默了片刻,似乎在以其无上道境进行更深层次的推演。片刻后,他的声音再次响起,确认了艾拉最坏的猜想:
“这不是孤立事件。近段时间,星火网络数个关键节点,以及多位引路人的非公开通讯中,都发现了类似的、技术特征高度一致的‘观察痕迹’。它们的目标,似乎都指向了那些成功践行《变量公约》,并引发文明层面显着‘变量跃升’的区域——比如你刚刚离开的‘理性统合体’。”
一个隐藏在幕后的、技术极高的观察者组织?他们似乎在系统地监控着《变量公约》的成功实践案例?
“他们的意图是什么?”艾拉问道,心中警兆顿生。
“目前无法判定。敌友未知。”霍雨浩道,“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对‘变量’本身,抱有极高的兴趣。我们将其暂命名为——‘观察者’。”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观察者’的存在,意味着超脱之域并非我们原先想象的‘净土’。在更深的黑暗背景下,可能存在着我们所不了解的势力与规则。你的下一个任务优先级变更。”
一份加密的星图坐标和任务简报传入“引路者”星舰的主机。
“前往‘碎星之环’星域。那里有一个名为‘共鸣之歌’的弱小文明,他们在音乐与灵能科技方面有着独特的天赋,其发展模式天然契合《变量公约》的某些理念,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的‘变量活跃期’。根据概率模型推算,他们有高达87%的几率,会成为‘观察者’的下一个观察目标。”
“你的任务是:第一,确认并接触‘共鸣之歌’文明;第二,在不干扰其自然发展的前提下,提供必要的庇护与引导;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设法捕捉‘观察者’的踪迹,获取关于他们的更多信息。”
这是一个双重任务,既是引导,也是侦察,更是直面未知风险。
“我明白。”艾拉深吸一口气,眼中没有畏惧,只有属于引导者的坚定与好奇。未知的挑战,恰恰是“变量”最具魅力的部分。
“‘观察者’的技术远超我们,行动务必万分谨慎。”霍雨浩最后叮嘱,“《变量公约》不仅是我们的理念,也可能……是某些存在眼中的‘样本’。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那些脆弱的文明之光。”
通讯结束。
艾拉凝视着导航星图上新标记的“碎星之环”坐标,那里是由无数破碎星球和星云尘埃构成的广阔区域,环境复杂而充满原始能量。
她回想起“理性统合体”中,那些个体突破理性枷锁,重新拥抱情感时的光芒。每一个文明寻找自身道路的努力都弥足珍贵,绝不应成为某种未知存在冷眼旁观的“样本”。
“引路者”星舰调整航向,引擎喷射出幽蓝色的光弧,再次义无反顾地驶入深空。
这一次,她的目的地不再仅仅是一个需要引导的文明,更是一个可能隐藏着窥视者的舞台。她既是引路的星火,也将是潜伏的猎手,在无声的宇宙协奏中,去聆听那来自幕后的、细微而危险的观察者低语。
星海依旧浩瀚,但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邃难测。
喜欢从霍雨浩他哥开始焚天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从霍雨浩他哥开始焚天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