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集团总部大厦一层的发布会场,已被改造成一座冷钢与流光交织的科技圣殿。环形LED屏绕场铺开,流动的代码光影在墙面织就未来图景,中央悬浮的“星辰开发者大会”立体Logo泛着银蓝冷光,随呼吸灯节奏明灭,连空气中都飘着电子元件特有的清冽气息。
后台,林晓站在全身镜前,指尖漫不经心地拂过深色立领装的边缘。镜中男人下颌线绷得紧实,一年前旧金山峰会上的青涩早已褪尽,取而代之的是掌控全局的沉凝——连腕间腕表的指针,都精准卡在八点五十九分,分毫不差。
苏清雪踩着高跟鞋快步走来,手中流程表边缘被指节掐出浅痕,她压低声音,语速极快:“演示环节彩排三遍零失误,伏羲云端资源按最高规格预留,全球直播信号零延迟。”话音顿了顿,她朝会场方向瞥了眼,补充道,“高通、英特尔、微软的人坐在第三排左侧,指腹都在无意识摩挲桌沿,眉峰就没松过——明显坐不住了。”
林晓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尾音带着了然:“他们早该坐不住了。”他接过流程表,笔尖在“伏羲AI开放”那栏轻点,“告诉刘洋,按计划来,不用留余地。”
另一边,叶依云正围着展示区打转,指尖在“星火”工程机的磨砂背板上反复摩挲,眼底亮得像落了星子。她弯腰检查“鸿蒙”智能家居的联动传感器,又凑到“轩辕”汽车中控模型前按了按按键,确认每处互动都精准响应。“外面人挤人!”她凑到林晓身边,声音压得低却难掩雀跃,“好多开发者是奔着‘伏羲’来的——我们真要把核心AI能力放出去?”
“不是‘放出去’,是‘请进来’。”林晓纠正道,目光扫过展示区里闪烁的设备指示灯,深邃得像藏着整片数字生态的蓝图,“我们要建的是‘数字国度’,缺了开发者,就是座空壳。”
会场外,队伍从大厅蜿蜒到街边,有人举着印着“伏羲”logo的荧光牌,有人抱着笔记本电脑反复刷新官网,空气里飘着咖啡因与期待交织的焦灼感。所有人都在猜,这个一年内搅热手机、家居、汽车多领域的中国公司,今天要亮出怎样的底牌。
上午九点整,全场灯光骤然暗下,唯有一束追光从穹顶落下,裹住从舞台入口缓步走出的林晓。他没带演讲稿,也没有激昂的开场音乐,只凭沉稳的步伐走到舞台中央——直到他站定的瞬间,山呼海啸般的掌声才轰然爆发,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
“欢迎各位。”林晓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清晰得像在耳边低语,“一年前在旧金山,有人问我,星辰的目标是什么。今天在这里,我给大家看答案。”
他身后的环形屏幕骤然亮起,展开一幅流动的数字星云:淡蓝色的“伏羲”AI核心悬浮中央,像宇宙枢纽般闪烁;“星火”手机、“鸿蒙”家居、“轩辕”汽车化作三道流光环绕;无数代表第三方开发者的光点从四面八方涌来,在屏幕上织成一张会呼吸的生态网。
“这不是封闭的花园。”林晓张开手臂,掌心对着屏幕上的生态图景,“这是开放的宇宙。今天,我们向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开发者,发出入驻邀请。”
第一个重磅炸弹随之落地:“伏羲AI能力,将通过云端API向全球开发者有限度开放!”大屏幕瞬间滚动起能力列表——自然语言理解准确率98.7%、图像识别响应0.3秒/帧、语音合成支持23种方言、数据智能分析适配12个行业场景……每一项参数后都跟着实测视频,台下瞬间炸开锅,前排开发者猛地攥紧笔记本,笔尖悬在半空忘了落下,后排有人踮着脚,想看清屏幕上的每一个字。
“这意味着,”林晓的声音压下骚动,“你写几行代码,就能调用我们投入数十亿研发的AI能力,给你的应用注入‘会思考’的灵魂。”
舞台侧方的展示台缓缓升起,林晓走上前,拿起“星火1代”工程机——磨砂金属机身在灯光下泛着细腻光泽,他指尖滑动屏幕,页面切换的丝滑感透过镜头传到每一个人眼里。从手机一碰、空调自动调温的“鸿蒙”联动,到“蓬莱P1”芯片“连续游戏5小时剩32%电”的能效比,每一个细节都精准击中开发者需求。尤其是“蓬莱P1”参数公布时,前排英特尔代表的手指顿了顿,原本放松的坐姿瞬间绷紧,脸色沉了下来。
发布会的高潮,始于林晓举起“星火”的动作。他对着屏幕轻声说:“小星,半小时后到家,客厅24度、轻音乐,规划避堵路线。”
“伏羲”助手的电子音立刻回应:“已调空调至24℃,选好您常听的钢琴曲;路线避开东三环拥堵段,发至‘轩辕’;实时路况显示需28分钟抵达。”
下一秒,大屏幕分屏切换:左侧是林晓家中实时画面——空调指示灯变绿,音响流出旋律;右侧是“轩辕”中控屏——绿色路线标出,车辆预热提示闪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