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温婉喜好的隐秘收集,成了凌云生活中一剂苦涩又甘甜的毒药。越是了解,越是深陷于那种求而不得的悔恨与渴望之中。他知道直接赠送任何物品都只会被原封不动地退回,那条昂贵的桑蚕丝围巾就是明证。他需要一种更迂回、更……能触及她内心的方式。
他想起周诚之前的汇报中,提到过温婉车里常放着一本《美的历程》,还有那些建筑、设计类的专业书籍。书……或许是个突破口?书籍不像珠宝华服那样带有明显的物质和施舍意味,更像是一种精神的交流。
这个念头让他沉寂的心跳加速了几分。
他不再满足于让秘书去采购,而是亲自去了本市最大最全的连锁书店。置身于琳琅满目的书架之间,闻着油墨和纸张的清香,他竟感到一丝久违的……无措。这是他完全陌生的领域。
他凭着记忆,在艺术理论区域找到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又徘徊在建筑与设计专区,目光掠过那些装帧精美却书名晦涩的专着,感到一阵眼花缭乱。他试图想象温婉会喜欢哪一本,却发现自己的审美和判断力在此刻完全失灵。
最终,他只能求助店员,报了几个周诚提过的期刊名称和知名设计师的名字,让对方推荐一些“有深度、受专业人士青睐”的着作。店员热情地介绍了好几本大部头,凌云看也没看内容,只挑了封面设计最简约、质感最好的两本买下。
提着印着书店logo的纸袋回到车上,他看着那两本厚重的、他可能永远也不会去翻开的书,心里却涌动着一股奇异的、近乎虔诚的满足感。仿佛通过这种方式,他离她的世界又近了一小步。
然而,这点满足感很快被更大的不确定所取代。这样贸然送过去,她会收吗?会不会同样被归为“打扰”而拒之门外?
他需要一个更好的理由,一个让她无法轻易拒绝的契机。
几天后,契机似乎来了。周诚向他汇报项目进展时,顺带提了一句:“基金会那边对‘光之庭’的声学效果非常满意,可能会在下个月的行业年会上,作为一个创新案例进行分享。这对‘拾光’工作室的知名度提升会有很大帮助。”
行业年会?案例分享?
凌云的心猛地一动。这是一个绝佳的理由!
他几乎立刻就有了主意。他让周诚去查清了年会举办的具体日期和流程。
年会前一天,他再次亲自去了书店。这一次,目标明确。他没有再漫无目的地挑选,而是直接找到了建筑设计类的书架,目光锐利地搜寻。他记得很久以前,似乎在哪份财经访谈的边角料里,看到过一位华裔女建筑师的介绍,她的设计理念强调东方禅意与现代极简的融合,似乎……与温婉那个“光之庭”有某种精神上的契合。
他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在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找到了那位建筑师的作品集和一本文集。他仔细翻看了文集的目录和简介,里面恰好有一篇关于建筑与人文精神对话的文章。
就是它了!
他买下这本书,又精心挑选了一张素雅的信纸。回到办公室,他坐在桌前,握着笔,却久久未能落下。
该写什么?
祝贺?太过官方。
探讨?他根本不懂。
倾诉悔意?只会惹她厌烦。
笔尖悬停了很久,最终,他只写下了极其简单的一句话:
“预祝明日分享顺利。——一位关注者”
没有署名,没有多余的情感流露。尽可能的简洁、中立,不带有任何压迫感。
他让周诚务必在年会当天早上,将书和卡片送到“拾光”工作室前台,并强调是“给Van设计师的,预祝她今天演讲成功”。
这一次,他屏息等待着回应,心情比等待任何一个重大并购案的结果还要紧张。
年会结束后,周诚带来了消息。
“书……温小姐收下了。”周诚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前台说,她看到书和卡片时,愣了一下,但没有立刻拒绝。听完转述后,她沉默了几秒钟,然后说……‘谢谢,放在这里吧。’”
收了!
她竟然收下了!
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狂喜瞬间冲上凌云的心头,让他几乎要从椅子上站起来!那感觉,堪比拿下一个价值数十亿的项目!不,甚至比那更强烈!
这是破冰以来,她第一次没有拒绝他送去的东西!
虽然只是一本书,虽然只是一句平淡的“谢谢”,但这微不足道的进展,对于在绝望中挣扎的他来说,不啻于天籁之音!
他强压下激动,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她……有没有说什么别的?表情怎么样?”
周诚回想了一下,谨慎地回答:“前台说,温小姐的表情看起来很平静,没有特别高兴,也没有不高兴。就是……好像有点意外。对了,她后来还翻看了一下那本书的目录。”
意外?翻看目录?
足够了!这已经足够了!
凌云靠在椅背上,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他仿佛能看到她收到书时微微讶异的神情,看到她低头翻阅时专注的侧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