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元年五月初,新京的夏风初起,带着山野间草木萌发的湿润气息,吹过王宫高耸的朱漆大门,拂动了广场上那面玄色黑龙旗。旗面猎猎作响,仿佛一条沉睡的巨龙正缓缓苏醒。昨夜一场细雨洗去了城中尘土,青石板路泛着微光,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香交织的清新。而此刻,王宫西校场却早已被肃杀之气笼罩——八千七百名大新陆军第一野战师的将士,身着全新的1856式军装,列成整齐的方阵,静默伫立于晨光之中。
他们不再是昔日那支衣衫杂乱、手持大刀长矛的义军,也不再是仅凭血勇冲锋的黑风军。他们是大新王国最精锐的铁血之师,是这片古老土地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新式军队。
王九击缓步走上高台,玄色王袍在风中展开,腰间的陨铁剑随着步伐轻轻摆动,发出细微的金属摩擦声。他目光扫过台下,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震撼。
第一野战师的军官们站在方阵最前,通体为高光泽黑色精纺呢料,剪裁贴合身形,线条利落,仿佛为战神量身定制。双排共八颗银质雕花扣沿前襟对称排列,每一颗都刻有细密的龙纹,扣面打磨得如同镜面,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银光。立领高耸,将脖颈半掩,衬得面容更加冷峻,仿佛拒人于千里之外。
领口与袖口皆以银丝密绣波浪状龙鳞纹,针脚细密如发,远观如水波荡漾,近看则鳞甲分明,仿佛有真龙之血在布料下流淌。袖口处更盘绕着半截龙身,龙爪紧扣袖缘,龙鳞层层叠叠,龙尾隐入衣袖深处,仿佛那龙随时会挣脱束缚,扑出撕裂敌阵。
而最震撼人心的,是后背的设计——一条完整的银丝刺绣黑龙自左肩斜贯至右腰,龙身蜿蜒矫健,长达三尺,每一片鳞甲均由细密回旋的银线独立绣成,工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龙脊处加绣一道高光银线,使整条龙在光线下仿佛浮凸于布面之上,宛如活物。龙首位于右肩上方,昂首向天,双目嵌有微小的黑曜石,黑曜石在阳光下折射出幽深光芒,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人心;龙口微张,露出细密银牙,獠牙锋利,似要吞噬一切敢于挑战大新威严之敌。
内衬为白色丝绸衬衫,领口微露,与黑色军装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庄重。肩章为黑色丝绒底,缀以银流苏与龙首扣饰,每一枚龙首皆由纯银铸造,龙眼嵌有红宝石,象征大新之火永不熄灭。腰间束一条黑色宽皮带,搭扣为立体银铸龙首,龙口咬合皮带,威势凛然,仿佛整条黑龙正盘踞于将士之身,随时准备腾空而起。
头戴大檐军帽,帽顶为黑呢,帽子上饰以银丝龙纹暗绣,远看如暗云流转,近观则龙影隐现。正前方镶嵌一枚较大的银质龙徽,龙身盘绕成环,龙首昂然,龙爪紧握。袖章上绣有军官编号与所属部队,既是身份象征,亦是战功铭记。
而士兵们的军装,则更显实用与纪律。通体为厚实黑色呢料制成,耐磨耐脏,适应野外行军与作战。上衣为单排扣立领设计,仅有四颗铅灰色金属扣,简洁而实用,无一丝冗余装饰。整套制服上,唯有左胸位置绣有一枚小型银丝龙徽——那是一枚盘绕成环的龙形图案,仅巴掌大小,线条简练,却仍能辨出龙首与利爪的轮廓。银线在深黑布料上若隐若现,远看如同暗纹,近观才觉其精巧,宛如潜伏于夜色中的龙影,无声无息,却令敌胆寒。
马裤为直筒剪裁,裤线两侧镶有窄银线滚边,既保持纪律感,又不至于过于显眼。头戴黑色短檐军帽,帽徽为统一制式的银制龙徽。袖章上有所属部队的编号,便于战场识别。整体风格肃穆低调,黑色制服在夜色中近乎隐形,唯有行动间银丝微光一闪,如龙影掠过,令人不寒而栗。
王九击缓步走下高台,走到一名士兵面前。那士兵约莫二十出头,面容坚毅,双手紧握线膛燧发枪,枪托上的黑龙纹与胸前的龙徽遥相呼应。他见大王走近,立即挺直腰背,目不斜视。
“这新军装,穿得可还习惯?”王九击低声问道。
士兵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低沉却坚定:“回大王,这军装一穿上,便觉肩上担子更重了。从前是为自己活命而战,如今是为大新、为百姓而战,不敢有丝毫懈怠。”
王九击点点头,抬手轻轻抚过士兵胸前的银丝龙徽,指尖触到那微凸的龙鳞,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套军装,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大新陆军的崛起,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他转身回到高台,目光扫过八千七百名将士,声音透过铜制扩音筒,传遍整个校场:
“今日,我大新陆军1856式军装,正式列装!”
“从此刻起,你们不再是山野草莽,你们是大新王国的铁血之师,是守护百姓的钢铁长城!”
“你们的每一步,都将踏出大新的威严;你们的每一枪,都将射出大新的意志;你们的每一炮,都将轰出大新的未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