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飞行员和机械师从新疆回来之后,就多次从刘邓首长、陈旅长口中听到过宋兴华的名字和他的种种传奇战绩:如何以微弱代价歼敌上千,如何神奇地获取海量物资,如何将新二团打造成连鬼子都畏惧的虎狼之师。此刻亲眼见到这位被誉为“福将”、“战神”的年轻团长,众人都感到由衷的敬重和一丝激动。
“团长好!” “不辛苦,首长辛苦!” 队员们纷纷回应。
“饭已经准备好了,大家先吃点热乎的,暖暖身子,休息一下。”宋兴华引着众人走向临时搭建的食堂棚屋。
简单的早饭是热腾腾的小米粥、窝窝头还有咸菜,但对饥肠辘辘的队员们来说已是美味。宋兴华没有离开,就坐在队员们中间,一边看着他们吃饭,一边貌似随意地拉起了家常。
“在新疆,主要飞的是伊-15、伊-16吧?”宋兴华问道,语气平常得像是在问今天天气怎么样。
一名看起来年纪稍长、颇为沉稳的飞行员放下碗筷,恭敬地回答:“报告团长,是的。主要进行的是伊-16的起降、格斗和简单轰炸训练。我是带队的队长,叫高航。”(参考高大队长,虚构人物之名以示敬意)
“嗯,伊-16,好飞机啊,速度快,火力猛。”宋兴华点点头,然后话锋一转,看似不经意地抛出了真正关心的问题:“那……日本的飞机,比如他们的九七式战斗机(Ki-27),一式战斗机(Ki-43),还有九七式轻轰炸机(Ki-30),你们接触过吗?了解多少?”
这个问题一出,饭桌上的气氛微微凝滞了一下。几个飞行员互相看了一眼。
高航沉吟了一下,谨慎地回答:“报告团长,在航校时,教官确实给我们讲解过目前主要交战国的主力机型特点,包括日本的。日本的飞机,比如九七战,非常灵活,盘旋性能极好,但为了灵活性,牺牲了防护和火力,结构也比较轻……一式战据说更先进一些。轰炸机方面,九七轻爆属于老式设计,速度慢,载弹量也一般。但是……了解归了解,我们确实没有实际驾驶过任何日式飞机。操作习惯、仪表盘、甚至操纵杆力度都可能完全不同。”
另一个年轻些、眼神里充满跃跃欲试劲头的飞行员插话道,他叫陈瑞(:“团长,虽然没飞过,但原理是相通的!只要飞机没故障,给我们点时间摸索,肯定能飞起来!小鬼子的飞机,听说比咱们的伊-16还好对付些!”
“是啊团长,”又一个名叫刘刚(的飞行员补充,“教官以前对比过,说苏式飞机扎实耐揍,火力猛,适合拼命;日式飞机灵巧得像猴子,但皮薄馅大,只要抓住机会,一揍就碎!”
宋兴华认真地听着他们的每一句话,眼神深邃。他需要确认的不是飞行员们的勇气,而是他们的实际适应能力。听到他们确实对日机有所了解,甚至清楚其优缺点,他心中的石头放下了一半。但他需要的是万无一失。
他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好!有信心是好事!知道优缺点就更好了。同志们,我这么问,不是因为不信任大家的技术。而是我们接下来,可能很快就要面对真正的日式飞机,而且是要把它们开回来!”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着队员们的反应。看到他们眼中瞬间燃起的震惊和更炽热的火焰,他继续说道:“我需要你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至少做到能把飞机安全起飞、飞行、降落。这关系到一次重大行动的成败,也关系到我们八路军第一支空中力量能否诞生。所以,我必须确认最坏的情况下的准备。”
高航代表所有飞行员站了起来,神情无比严肃:“请团长放心!我们虽然主要飞苏机,但对其他国家飞机都有涉猎!只要飞机在我们面前,我们就是不吃不喝不睡,也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摸透它!绝不给行动拖后腿!”
“好!要的就是这句话!”宋兴华用力一拍大腿,站起身,“大家抓紧时间休息,养精蓄锐。具体任务,下午我会详细布置。”
飞行员们看着宋兴华离去的背影,低声交谈起来,语气中充满了兴奋和不可思议。 “听到没?要开日本飞机?” “天哪,团长这是要干嘛?直接从鬼子手里抢飞机吗?” “怪不得问得这么细……” “伊-16和九七战的操纵感肯定差别很大,得好好回想一下教官说的要点……” “怕什么!有飞机开就行!还是白捡的!” 宋兴华看似随意的问询,实则心思缜密,既了解了情况,又给飞行员们提前打了预防针,让他们有了心理准备和技术思考的方向。
下午五点,夕阳给山谷披上一层金红色的外衣。
休息了几个小时的飞行员和机械师们被集合起来。一同集结的,还有冈田翔太率领的扶桑反抗军全体121名官兵、王二柱的特战侦察排30人、以及两个电讯小组。总共200余人,站在空地上,等待着命令。
宋兴华站在队伍前,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他开门见山:“同志们!今晚,我们将执行一项绝密任务——偷袭长治机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