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船缓缓驶出港口,螺旋桨搅动着海水,发出“哗哗”的闷响,夜晚的微风如丝绸般抚过甲板上人们的脸庞,带着咸湿的海腥味钻入鼻腔,那味道里还混着柴油的气息,是大海与工业交织的独特气味。远处,蔚蓝且深幽的海面像一块被打翻的巨大墨玉,在朦胧月色的晕染下泛着冷光,那深沉的颜色无边无际,直直地撞进忧虑之人的内心,让那本就沉重的情绪又添了几分压抑,仿佛连呼吸都变得滞涩起来。
冰冷的气流卷着海浪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针尖似的凉意,刺得他脸颊生疼。他忍不住狠狠裹紧了身上的大衣,手指因为用力而关节发白——这里的气候昼夜温差极大,所有人都把自己裹得像只圆滚滚的熊,大衣的呢料摩擦着,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在寂静的甲板上格外清晰。可这厚重的衣物,也只能让早已冰凉的心稍微回暖一丝,那股寒意仿佛是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顺着血管蔓延到四肢百骸,怎么都驱不散。
海上的风似乎格外偏爱捉弄他,接连不断地卷起他那蓬松的长发,发丝在夜风中肆意飞舞,像一群不受束缚的黑色精灵,在他眼前晃来晃去。有几缕还调皮地钻进他的衣领,带来一阵细微的痒意,却让他烦躁地皱起了眉。他抬手想把头发按下去,手指却在触及发丝的瞬间顿住了——这一头乱发,像极了他此刻混乱的思绪。
他掏出一包史密斯·贝尔格拉同志给他的中国香烟,包装上印着烫金的“中华”二字,在客船昏暗的应急灯光线下,那金色字样闪着低调却醒目的光泽。一想到日本香烟那股辛辣冲鼻、像嚼了辣椒似的味道,他就忍不住皱紧眉头,此刻指尖触到这熟悉的国牌烟盒,顿时像个盼了许久的孩子摸到糖果般兴奋起来——这烟在市面上本就稀缺,抽一次得攒好几天的津贴,妥妥是战时的“奢侈品”。
他小心翼翼地捏住包装盒边缘,指甲在纸质包装上轻轻划过,发出轻微的“嘶啦”声。掀开盒盖,里面的烟丝填得格外紧实,金黄的烟丝紧密地挤在一起,像一簇簇梳理整齐的绒絮。他拈起一支,烟纸的触感细腻,抽出时,烟丝还差点簌簌掉落,在昏暗里扬起一小片细碎的金黄。
他把烟凑到鼻尖,深深一嗅,浓烈的烟草香混合着淡淡的焦香猛地钻入鼻腔,那是刻在记忆里的熟悉味道。他忍不住眯起眼,喉结下意识地滚动了一下,迫不及待想摸出打火机,让那股醇厚的烟味填满自己的肺腑,把这一路的压抑和迷茫都呛散在烟雾里。
可刚摸到口袋,指尖触到的却是一片空荡——那熟悉的金属冰凉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布料的粗糙摩擦。他的脸色瞬间煞白,像被人兜头泼了一盆腊月的冷水,连嘴唇都泛起了青白色。恐慌像涨潮时的海水,带着窒息的压迫感瞬间淹没了他,心脏“咚咚”地狂跳起来,撞击着胸腔,发出沉闷的回响,几乎要冲破肋骨的束缚。
他立刻沿着刚才走过的路线在甲板上疯了似的寻找,脚步在木质甲板上磕出急促的“咚咚”声,像一面乱敲的鼓。从船头的了望塔下到船尾的货箱旁,栏杆的每一道缝隙、长椅的每一处凹陷、甚至地上堆积的缆绳底下,他都蹲下身用手指细细摸索,指甲缝里沾满了灰尘和木屑。可打火机那点金属光泽始终没出现,护照那硬挺的纸壳触感也遍寻不见。
就在他近乎绝望,脊背弯得像只虾米,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连呼吸都带着颤抖时,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栏杆下方——那里,一卷胶卷正静静地躺在甲板的凹槽里,在微弱的星光下泛着一层银灰色的哑光,像一片被遗忘的鳞片。
他急忙快步走过去,膝盖因为长时间弯曲有些发僵,差点踉跄着摔倒。指尖捏住胶卷边缘时,能感觉到塑料外壳的微凉,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连带着胶卷也轻轻晃动。他把胶卷凑到眼前,借着星光仔细查看,发现胶卷的缝隙里夹着一张折叠的小纸条。展开来,上面用日文平假名工工整整地写着一个名字:村田阿彻。
他皱着眉,眉头拧成一个疙瘩,努力在脑海里翻找这个名字——拘留室的看守?飞机上的乘客?还是某个听过的代号?可记忆里一片空白,完全没有印象。胶卷还没冲洗,漆黑的胶片里藏着什么秘密,谁也说不清。他捏紧胶卷,指腹蹭过粗糙的纸壳,只能先去找冲洗照片的地方,才能解开这突如其来的谜团。
他一路小跑,风把他的大衣吹得鼓鼓的,像一只张着翅膀的鸟。他找到玛利亚·东,语速飞快地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声音里还带着刚才奔跑后的喘息。又急忙打听了客船上洗照片的房间位置。顺着指引,他很快找到了那间位于船尾角落的船舱,深吸一口气,礼貌地敲了敲门,敲门声在安静的船尾显得格外清晰。
门开了,露出一个满脸胡须的男人,胡须浓密得像一片茂密的森林,几乎遮住了半张脸,只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没等男人开口,他连忙举起手中的胶卷,使劲晃了晃,示意自己的来意。那男人了然地点点头,接过了胶卷,指了指手腕上的手表,用手势表示30,又指了指自己胸口别着的日元标志——意思很明显,“30分钟,收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