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紫宸殿内,檀香袅袅却压不住满殿的沉郁。杨广端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扫过阶下的文武百官,声音带着几分不耐:“杨义臣出征益州已有数日,为何至今仍无战报传回?难道鹰嘴峰的战事,竟棘手到这般地步?”
兵部尚书连忙出列,躬身回话:“陛下息怒。益州与长安城相隔千里,且蜀道艰险,近日又逢连绵阴雨,信使往来恐有延误。不过杨义臣将军乃我大隋名将,不仅武艺超群,更精通八门金锁阵等多种阵法,对付高士达一介草寇,定然不在话下。”
一旁的户部尚书也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杨将军早年平定突厥,战功赫赫,高士达不过是聚众反叛的乱民,即便占据天险,也绝非杨将军对手。臣等相信,再过几日,定能收到杨将军大破反贼的捷报。”
杨广闻言,脸色稍缓,手指停止了敲击:“朕也信杨义臣的能力。传朕旨意,令驿站加急传递益州战报,一旦有消息,即刻呈奏。告诉他,若能生擒高士达,平定益州之乱,朕必重重有赏;可若是败了——”
说到此处,杨广的声音骤然变冷,龙椅上的威压瞬间弥漫开来:“就让他提头来见!不扫平这股反贼,朕连下江南巡游的心思,都没了!”
文武百官齐声应喏,殿内的气氛却愈发凝重——谁都知道,杨广虽喜巡游,却极重颜面,杨义臣若是败了,不仅自身难保,恐怕连兵部也要受到牵连。
同一时刻,瓦岗寨的议事厅内,程啸天正站在窗前,望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幕,眉头拧成了死结。雨已经下了两天,从运粮队出发那日起就没停过,山道泥泞难行,周野带着的粮草和兵器,不知道还能不能按时送到益州。
“这鬼天气,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下雨。”程啸天低声咒骂了一句,转身走到桌前,伸手拿起靠在桌边的玄火盘龙锤。那锤头足有三千斤重,锤柄加上锤头总长两米,锤头呈长方形,两侧是工整的平行六边形,锤身上雕刻的盘龙纹路在昏暗的光线下隐约可见。
他握紧锤柄,指尖微微用力,体内的炎龙诀内力缓缓灌输进去。刹那间,锤头上传来一阵炙热的感觉,仿佛有火焰在锤身里燃烧,连空气都变得温热起来。可这股暖意,却丝毫无法驱散他心中的焦虑——周也的运粮队若不能及时抵达,高士达在鹰嘴峰上怕是撑不了多久。
“周野啊周野,你可一定要把粮草送到,千万别误了大事。”程啸天喃喃自语,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的雨幕,心里满是担忧。
而在太原的唐国公府内,李渊正与李世民相对而坐,桌上的茶水早已凉透,两人却都没有心思喝。李世民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脸上带着几分忧虑:“父亲,如今益州的雨下了两天,杨义臣与高士达的战事不知如何了,高士达那边兵力本就不如隋军,又缺粮草,怕是撑不了多久。”
李渊叹了口气,端起凉茶喝了一口,声音低沉:“是啊,这天气太不凑巧了。杨义臣精通阵法,高士达虽占据天险,却终究是草莽出身,若是没有外援,败亡只是迟早的事。可如今雨势不停,咱们连具体的战况都不知道,只能在这里干等着。”
“若是瓦岗的运粮队能及时赶到,或许还能帮高士达撑一阵。”李世民沉吟道,“可这雨下得这么大,山道难行,运粮队怕是也会延误。一旦高士达战败,杨义臣下一步,说不定就要掉头来对付瓦岗寨了。”
李渊点了点头,目光变得凝重起来:“你说得对。咱们得尽快想办法联系上瓦岗,看看运粮队的情况。若是高士达真的撑不住,咱们也得早做准备,不能坐以待毙。”
李世民应了一声,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雨幕。雨水敲打着窗棂,发出“嗒嗒”的声响,仿佛在敲打着每个人的心弦。无论是长安城的杨广,还是瓦岗的程啸天,亦或是太原的李渊父子,都在为益州的战事担忧,而这场连绵的大雨,却让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雨停,等待战报,等待这场乱世中的又一个转折点。
喜欢隋唐:家兄程咬金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隋唐:家兄程咬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