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的风,携着中原腹地特有的暖湿气息,拂过瓦岗寨的山峦与寨墙。连日来的征战烟尘尚未完全散尽,寨中却已被一股浓浓的节庆氛围所取代。再过三日便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程啸天与程咬金商议后,决意让将士们暂歇兵戈,好好休整一番,待端午过后,再遣人前往太原与李渊、李世民共商征讨各路反王之事。消息传开,整个瓦岗寨都沸腾起来,将士们卸下铠甲上的征尘,亲眷们脸上漾起久违的笑意,筹备端午的忙碌身影遍布寨中各个角落。
聚义厅前的空地上,早已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程咬金光着膀子,露出结实的臂膀,正指挥着几名亲卫搭建高大的彩棚。彩棚以粗壮的松木为架,覆盖着崭新的青布,四角悬挂着五彩流苏,随风轻轻摇曳。“左边再搭高些!端午要挂艾草、插菖蒲,棚子得够宽敞,不然摆不开咱们瓦岗寨这么多人的物件!”程咬金嗓门洪亮,指挥得有板有眼,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却丝毫不显疲惫。一旁的尤俊达正带着人劈砍艾草,新鲜的艾草香气弥漫开来,驱虫避邪,这是端午必不可少的习俗。“程大王,您放心,这艾草都是今早刚从后山采的,鲜得很,插在各处,保准寨里清清爽爽!”尤俊达高声回话,手中的砍刀起落间,一束束艾草被整理得整整齐齐。
不远处的空地上,秦琼正带着几名将领扎制龙舟。虽说瓦岗寨没有大河可供竞渡,但将士们依旧兴致勃勃地要做几艘小型龙舟,摆在彩棚下寓意吉祥。秦琼手持木锯,小心翼翼地修整着木料,他的妻子贾秀英端着一碗清水走来,轻声道:“夫君,歇会儿喝口水吧,这木头坚硬,别累坏了手。”秦琼停下手中的活计,接过水碗一饮而尽,笑着点头:“不妨事,兄弟们都等着看龙舟呢,早点扎好,也让寨中的孩子们高兴高兴。”贾秀英见状,便拿起一旁的彩线,开始给龙舟装饰流苏,她手法娴熟,不多时,原本朴素的木龙舟便添了几分灵动色彩。
另一边,女眷们的身影更是忙碌不停。程大娘的院落里,欢声笑语不断,秦大娘、李蓉蓉、裴翠云、单冰冰正围坐在院中,手中捧着彩线和香囊布料,飞针走线。程大娘坐在主位,手把手地教着几个年轻媳妇包粽子:“包粽子可得把苇叶卷紧了,不然煮的时候容易散。糯米要泡透,加些红枣,甜丝丝的,孩子们最爱吃。”李蓉蓉学得认真,手中的苇叶在她指尖翻飞,虽动作还有些生疏,却已有了几分模样。“娘,您看我包的这个行不行?”李蓉蓉举起手中的粽子,脸上带着些许忐忑。程大娘仔细端详着,笑着点头:“不错不错,第一次包就能这样,已经很好了。再把线缠紧些,就更稳妥了。”
裴翠云性子爽朗,包粽子的手法也干脆利落,她手中的粽子一个个饱满紧实,引得秦大娘连连称赞:“翠云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比我年轻时还强呢!”裴翠云笑着摆手:“大娘您过奖了,都是跟着我娘学的。等会儿包好了,我给夫君和元庆送去,让他们尝尝鲜。”单冰冰则一边绣着香囊,一边和众人说笑:“我绣了几个虎头香囊,里面装了雄黄和艾草,给罗成和将士们带上,能驱邪避灾。”她手中的虎头香囊栩栩如生,针脚细密,看得李蓉蓉连连赞叹。
寨中各处,处处都是忙碌而喜悦的景象。将士们有的在打扫院落,有的在悬挂五彩灯笼,有的则聚在一起比试射箭、摔跤,权当是端午前的消遣。孩子们穿梭在人群中,手中拿着刚做好的纸鸢,追逐打闹,清脆的笑声回荡在寨中。就连平日里潜心修行的沐晨道长,也走出了院落,手中拿着几束菖蒲,亲自插在聚义厅和寨门两侧。程啸天恰巧路过,见状走上前躬身行礼:“师傅,您也来帮忙了。”沐晨道长转过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端午佳节,理应热闹一番。将士们征战辛苦,借这个节日好好休整,也是好事。”他目光扫过寨中热闹的景象,眼中满是欣慰,“如今寨中安宁祥和,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你们起兵的初衷啊。”程啸天点头认同:“师傅所言极是,待平定各路反王,天下太平,年年都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两人正说着,程咬金大步走来,手中拿着一个刚做好的虎头面具,递给沐晨道长:“道长,您看这个怎么样?给孩子们玩的,喜庆得很!”沐晨道长接过面具,仔细看了看,笑着点头:“做工精细,寓意吉祥,程大王有心了。”程咬金哈哈大笑:“都是应该的!咱们瓦岗寨就是一家人,过节就得热热闹闹的,让老的少的都高兴!”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太原城,也同样沉浸在端午的筹备氛围中。李渊的王府内,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李建成正与房玄龄商议着端午宴席的安排,桌上摆满了各式菜单和流程方案。“父亲素来喜爱清淡口味,宴席上多备些时令蔬果和糯米制品,再配上些薄酒即可。”李建成沉声说道,手中的毛笔在纸上轻轻勾画。房玄龄拱手应道:“大公子所言极是,臣已让人备好新鲜的粽叶和糯米,还有各地进贡的蜜枣、豆沙等馅料,粽子的品种定会丰富多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