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之地,吴王杜伏威的王府内烛火摇曳,跳动的光影将殿堂梁柱上的盘龙纹饰映照得愈发狰狞。堂内气氛凝重,杜伏威身着紫金龙纹战甲,端坐主位,腰间佩剑寒光凛冽,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将领与谋士,沉声道:“近日各路反王动静频发,诸位都已得知消息了吧?”
阶下左侧,谋士辅公祏躬身应道:“启禀大王,消息已然探明。瓦岗寨程咬金、程啸天亲率五万大军攻打兖州鲁王徐圆朗,太原李世民则统领李元霸、尉迟恭、梁师泰等猛将,率军五万李家军直指曹州孟海公;而长安宇文化及已派其子宇文成都率领八万大军,驰援洺州窦建德,两军汇合后,将一同偷袭李渊的根基地太原!”
“哼,李渊与程咬金这两家联盟,倒是越发嚣张了。”杜伏威手指敲击着案几,发出沉闷的声响,“王世充、薛举之流,皆折在他们手中,如今又联手扫荡中原,其心昭然若揭,无非是想先剪除各路反王,再平分天下罢了!”
将领上募军手持长枪,上前一步道:“大王所言极是!这两家势力日益壮大,麾下猛将如云,程啸天三锤破洛阳,李元霸双锤无人能敌,再任由他们发展下去,我江淮之地迟早会被他们觊觎,到那时悔之晚矣!”
辅公祏抚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高声道:“启禀大王,太原李渊与瓦岗寨的盟约天下皆知,这两年他们联手剿灭数路反王,势头正盛。咱们若不早做打算,等他们平定中原,下一步必然会调转矛头针对我等。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联合其他反王,先将这两股最强劲的势力铲除,届时天下大势未定,咱们再争夺传国玉玺,便事半功倍!”
此言一出,堂内众将与谋士纷纷点头称是。将领王雄诞附和道:“辅先生所言甚是!如今宇文化及、窦建德正欲攻打太原,这正是咱们结盟的绝佳时机。太原乃李渊根基,若能一举拿下,李渊便会首尾不能相顾,李世民的大军也将沦为无根之萍,瓦岗寨也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杜伏威眼中闪过一丝决断,问道:“先生有何具体谋划?”
“臣建议,大王即刻出兵七万,驰援太原!”辅公祏沉声道,“宇文化及出兵八万,窦建德起兵十五万,再加上我军七万,合计三十万大军,如此雄厚兵力,拿下太原易如反掌!我军无偿相助,既显诚意,又能借势削弱李渊势力,待太原城破,李渊覆灭,瓦岗寨便成孤家寡人,届时再联合其他反王围剿瓦岗,天下可图!”
杜伏威闻言,拍案而起,朗声道:“好!就依先生之计!传我将令:上募军、王雄诞听令!”
“末将在!”上募军与王雄诞齐声应诺,上前一步单膝跪地。
“命你二人率领七万江淮精锐,即刻启程,星夜驰援太原!”杜伏威从案上拿起一封封好的亲笔信,递了过去,“见到宇文成都与窦建德后,将此信交付于他们,告知他们我江淮军无偿相助,共灭李渊!此战务必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两人双手接过书信,郑重叩首。
“去吧,点兵备粮,即刻出发!”杜伏威挥手道。
上募军与王雄诞起身领命,转身大步走出殿堂。片刻后,王府外传来阵阵号角声与士兵集结的呐喊声,七万江淮大军迅速整队,铠甲鲜明,旗帜整齐,在上募军与王雄诞的率领下,朝着太原方向疾驰而去,马蹄踏动的声响震彻江淮大地。
杜伏威立于王府露台之上,望着大军远去的方向,眼中满是野心。他深知,这一战关乎江淮军的未来,若能拿下太原,削弱李渊势力,他便能在乱世之中占据一席之地,日后逐鹿天下,便多了几分胜算。
与此同时,中原腹地的官道上,李世民率领的五万李家军正稳步推进。夜色尚未完全褪去,东方天际泛起一抹鱼肚白,五万大军阵列整齐,将士们精神抖擞,丝毫不见长途奔袭的疲惫。
李世民骑在白马上,手持长剑,目光锐利如鹰,对身旁的李靖道:“药师,按行程推算,再有不到一日路程,我们便能抵达曹州地界了吧?”
李靖点头道:“回二公子,正是。孟海公麾下虽猛将不多,但其妻马赛飞善使飞刀,需多加提防。今日傍晚时分,我军便可兵临曹州城下,趁其不备,发起猛攻,定能一举破城!”
“嗯。”李世民颔首道,“传我将令,大军加速前进,务必在日落前抵达曹州城外扎营,明日一早发起总攻!”
“遵命!”传令兵高声应诺,调转马头传达命令。
李元霸扛着擂鼓瓮金锤,走在队伍前方,脸上满是兴奋,瓮声瓮气地喊道:“二,二哥!快,快点赶路!俺,俺已经等不及要杀,杀孟海公那厮了!”
尉迟恭手持双鞭,沉声道:“三公子稍安勿躁,到了曹州,有的是你大显身手的机会。不过孟海公麾下也有几员猛将,需小心应对。”
梁师泰也扛着镔铁轧油锤,附和道:“尉迟将军所言极是,我等需谨慎行事,不可鲁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