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景逸的婚宴确实如杜家一贯的风格,低调而简约。
没有繁琐的接亲仪式,没有喧闹的伴郎伴娘团,甚至杜老爷子也未曾现身,一切从简。
宴席的核心环节,便是由郑家权夫妇和杜文松夫妇,带着新郎郑景逸、新娘许菲菲,向到场的宾客们敬酒致谢。
黄政在完成了迎宾阶段的“亮相”任务后,便功成身退,在宴席期间主动回到了杜玲、杜珑、郑思思等年轻一辈的席位上,并未刻意在主要领导桌前凑热闹。
丁意涵也自然而然地跟着他,坐在了这一桌。
黄政看着丁意涵手边的拐杖,关切地低声问道:“小涵,年初一打电话时,你不是说脚不痛了吗?怎么还拄着拐杖?是恢复得不好?”
丁意涵连忙摇头,小声解释:
【“哥哥,我没骗你,真的不怎么痛了,慢慢走路也可以不拄拐杖的。
是我妈妈非要我继续拄着,说是预防万一,怕我不小心再摔着,伤上加伤。
等回了东平,我肯定就不拄了!”】
她语气里带着点对母亲过度谨慎的小小抱怨。
黄政这才放心,笑着为她介绍:“那就好。来,小涵,我给你正式介绍一下,这位是你嫂子,杜玲。这位是你嫂子的双胞胎妹妹,杜珑,你叫姐姐就好。”
丁意涵乖巧地转向杜玲和杜珑,甜甜地叫道:“嫂子好!杜珑姐姐好!”
杜玲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小涵妹妹好,真乖。”杜珑也难得地露出温和的笑容,点了点头:“你好,小涵。”
下午一点刚过,宴席尚未完全结束,或许是因为杜老爷子始终未曾露面,一些前来道贺的重量级领导和各方代表人物,便陆续开始提前告辞。
丁正业书记也在此列,他临行前,特意走到黄政身边,看了一眼正和郑思思凑在一起说笑的丁意涵,对黄政低声道:
“小黄,我这边还有事,先走一步。意涵这丫头,就麻烦你晚上负责把她安全送回家。”
黄政立刻郑重应承:“丁书记您放心,我一定亲自把您家小公主安全送回去。”
到了下午两点,婚宴正式散场,宾客尽数离去,留下的基本都是杜、郑两家的核心亲属,当然,还有紧紧跟着黄政的丁意涵。
郑家权作为主家,环视了一下留下的自家人,开口道:“行了,这边结束了,大家都别散了,一起回家去,晚上就在家里随便吃点,咱们自家人再好好聚聚。”
于是,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地转移到了郑家权位于京城的家中。
这是一个宽敞雅致的四合院(郑景逸买的婚房),充满了传统韵味。
长辈们自然聚在客厅喝茶,聊着家国大事或生活琐事。
年轻一辈则分散在偏厅、书房或院子里,三三两两地继续着他们的话题,气氛轻松而温馨。
新郎官郑景逸带着新婚妻子许菲菲,特意走到正与杜玲、杜珑聊天的黄政面前。
郑景逸笑着对许菲菲介绍道:“菲菲,这就是我跟你常提起的,玲玲的男朋友,黄政,现在是我爸的秘书,年轻有为。”
黄政连忙站起身,礼貌地问候:“嫂子,恭喜你们!祝你们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许菲菲落落大方,笑着回应:“谢谢妹夫!早就听景逸和思思提起过你,果然一表人才。玲玲好眼光!”
杜玲在一旁挽着黄政的胳膊,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嘴上却调侃道:
“嫂子,你眼光也不差呀,我表哥可是我们这一辈里最早进中纪委的,优秀着呢!”
这时,郑家权从客厅走了过来,对黄政示意道:“黄政,你跟我来一下书房,趁现在有点时间,聊聊工作。”
“好的,大姑父。”黄政心知这是要进入正题了,对杜玲她们点头示意了一下,便跟着郑家权走进了书房。
书房布置得古朴典雅,带着浓浓的书卷气。郑家权在书桌后的椅子上坐下,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吧。”
黄政依言坐下,腰背挺直,姿态端正。
郑家权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今天这里没外人,咱们翁婿兼上下级,聊点实在的。你可能已经听说了,老爷子昨天……批评我了。”
黄政嘴唇动了动,想解释或安慰两句,郑家权却摆了摆手,打断了他:“你不用说什么,这事与你无关,问题在我自己身上。”
他叹了口气,带着几分自省:
【“其实,之前思思把你写的那份《关于东平省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的初步构思》拿给我看的时候,我心里是非常赞同的,认为切中了我们省国企改革的关键。
但是……我当时想的却是‘再等等’,等一个更‘成熟’的时机,等阻力再小一点……这一等,就等来了老爷子的火眼金睛,挨骂了,也把我骂醒了。”】
他目光变得坚定起来:
【“不过,现在动手也不晚。我已经私下跟丁书记和林部长(林微微)都初步沟通过了,基本达成了共识。
年后,这份改革方案,就会正式提交省委常委会讨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