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战踏入议事厅时,厚重的牛皮帘无声落下,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阳光透过帐顶的缝隙洒落,在他冷峻的面容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解下肩上的玄色大氅随手一抛,衣袂翻飞如夜枭掠空,却在半途被莫寒以剑鞘截住。
“将军当心着凉。”莫寒冷着脸将披风卷起,却在指尖触到领口暗绣的并蒂莲时微微一怔,那是拓跋玉当年在漠北雪夜,为白战一针一线绣上去的。
“今日议事,先说三件事。”
他的声音不高,却让原本嘈杂的帐内突然安静下来。三十七名将领同时挺直脊背,连呼吸都变得谨慎。
白战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的舆图,指尖划过河西走廊某处隘口:“斥候发现左谷蠡王部在此囤积粮草。”
他的指甲在羊皮上留下浅浅的划痕,“今夜子时,飞虎营带火油突袭。”
“将军,”右司马刚要开口,白战已经将佩刀横放在案上,刀鞘与案几相击,发出金石之音。
军需官刚想解释粮草不足,白战已经拿起案上的铜秤:“上月拨给北疆的二十车粮,为何只剩十二车?”
秤砣在他掌心转动,发出令人心悸的摩擦声,“三日内,缺额补齐。否则——”
他猛地将秤砣掷向沙盘,砸出一个深坑。
当年轻校尉战战兢兢汇报伤亡时,白战突然抬手止住他。他从腰间取出一个小皮囊,倒出几枚带血的箭头:“这些都是左谷蠡王的箭矢。”
他的手指捻过箭簇上的倒刺,“从今日起,每杀一个北戎骑兵,取一支箭交予本将。”
议事厅陷入死寂。
白战突然收了笑意,指尖轻叩桌案发出脆响。议事厅内所有烛火应声一颤,三十余双眼睛瞬间钉在案头那柄未出鞘的玄铁剑上。
“散会。”这两个字比漠北腊月的朔风更冷。
他起身时带起的风掀翻了最末席的羊皮地图,副将慌忙去捡,却见白战已踱至屏风后,只留给众人一个青竹影般的背影。
转身时,他的大氅扫过案几,带倒了那只铜秤。秤砣滚落在地的声响,在众人耳中如同惊雷。
他踏着满地碎阳走向主帐时,西天晚霞已烧成血色。帐前侍女正踮脚添灯油,忽见将军身影,慌忙放下油壶跪地行礼。
“将军。”
白战靴尖在门槛顿了顿,漫不经心地问:“夫人可起了?”
侍女垂首道:“回将军,夫人自您走后便未醒转,鸡汤...还温在炉上。”
他解大氅的手忽然停住,玄铁护腕磕在铜盆沿上,发出清越的声响。
白战推开内室木门的动作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谁的梦境。
他坐在床榻边,指尖先探了探那绯红的脸颊,确认过汗湿的程度,才用掌心细细抹去。这个动作他做过无数次,从一千年前到今日,却仍如第一次般虔诚。
“乖乖。该起来了。”他轻唤。
他低头时,发梢扫过她眉心。吻落在她额角,不带半分情欲,倒像是信徒在亲吻神像。
见床上的人儿只是往锦被深处缩了缩,他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锦被突然被掀开,她已被连人带被捞起,搁在他大腿上。白战单手解开腰间锦带,取出一只羊脂白玉铃铛。
“叮——”
清越的声响在帐内荡开,拓跋玉睫毛忽颤,杏眼猛然睁大。她还保持着被抱起的姿势,发丝垂落在他臂弯,像受惊的幼鹿突然撞进猎人怀里。
白战呼吸一滞。他垂眸盯着自己战甲上未干的血迹,喉结滚动三次才找回声音。
“清心,静气。”
他在心中默念清心咒,如同念诵战场上的兵书,可那匹困在心中的野兽却愈发躁动。
直到侍女捧着鸡汤进来,他才从拓跋玉腰间退开半寸,却仍用膝盖抵住她背脊防止滑落。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佩刀,玄铁刀柄被掌心薄汗浸得发亮。
“将军,晚膳可要摆上?”侍女捧着漆盘不敢抬眼。
“摆。”
当八宝鸭的香气飘满军帐时,白战正用银匙舀起吹凉的鸡汤。拓跋玉突然含住他手腕,犬齿在虎口压出月牙痕。
“混账!”
他猛地抽回手,汤汁溅在两人衣襟上。喉间低吼惊得他自己都怔了怔,可对上那双湿漉漉的杏眼,所有狠戾都化作了碾碎在掌心的蜜饯。
晚膳最后变成两人分食一碗羊羹,拓跋玉把咬过的蜜饯塞进他嘴里时,白战突然捉住她作乱的手:“一会儿,可别哭鼻子。”
“才不会...”拓跋玉话音未落,脸上已飞起两抹红霞。她慌忙往白战怀里钻,却忘了自己正坐在将军腿上。
白战低笑一声,忽然将人打横抱起,大步走向内室。床幔层层垂落时,拓跋玉的发簪勾住了他束发的金环。
“夫君…”
未尽的话语被碾碎在唇齿间。白战低头时,战甲上的护心镜撞出闷响,像是某种隐秘的宣战。
帐外忽有惊鸟掠过,扑簌簌的振翅声里,拓跋玉的足尖正勾着他腰间的蹀躞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