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九,太子萧宸周岁诞辰。
天未破晓,坤宁宫已灯火通明。沈清漪亲自为萧宸换上明黄色的太子吉服,小小的袍服上绣着精致的四爪行龙,衬得他玉雪可爱的脸庞更添几分尊贵。
萧宸似乎也感知到今日的不同,异常兴奋,挥舞着小手,咿咿呀呀地说着无人能懂的“贺词”。
“殿下今日精神真好。”云袖笑着将一枚小巧的金镶玉长命锁挂在萧宸颈间。
沈清漪指尖轻抚过儿子细嫩的脸颊,眼底是深沉的母爱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今日之宴,非同小可,满朝文武、宗室亲贵皆至,太子的表现,关乎国本颜面,更关乎她这中宫皇后的声誉。
辰时正,太和殿内外已是冠盖云集,旌旗招展,礼乐齐鸣。
帝后高踞御座之上,萧珩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威仪天成;沈清漪凤冠祎衣,雍容华贵,母仪天下之风范令人心折。太后亦盛装出席,坐于帝后稍侧之位,满面红光。
吉时到,礼官高唱。乳母抱着穿戴一新的太子萧宸,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稳步走至大殿中央铺着大红锦毯的抓周台前。台上琳琅满目,依照古礼摆放着各式物件:典籍、玉玺、金元宝、算盘、笔墨纸砚、小巧的弓矢刀剑、官印等等,不下二十余种。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小小的婴孩身上,心中各有揣测。
萧宸被放在锦毯上,他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物件,并未因人多而怯场。
他先是伸出小手,拍了拍近前的一卷《论语》,随即又被旁边金光闪闪的元宝吸引,爬了过去,却只是摸了摸,并未抓起。
观礼的群臣中有人微微点头,有人屏息凝神。
只见萧宸略过算盘、官印,目光被一柄打造得极为精巧、不过三寸长的金鞘短剑吸引。他伸出胖乎乎的小手,颇为费力地将那沉甸甸的金剑抓了起来,紧紧攥在掌心,还挥舞了两下,发出“咯咯”的笑声。
“好!”武将队列中已有低低的喝彩声传出。抓剑,主武功,象征开疆拓土,保家卫国。
文官中亦有些声响,却很快压了下去。
萧珩的唇角几不可察地扬起一丝弧度。太后亦是含笑点头。
然而,萧宸并未停下。他握着金剑,又向前爬了几步,目光被一支通体金光璀璨、笔头沾有朱砂的御笔所吸引。他看看左手里的剑,又看看右手边的笔,似乎有些犹豫,最终,他还是伸出了空着的右手,稳稳地将那支金笔也抓了起来。
一手握金剑,一手持金笔!
殿内静默一瞬,随即,以沈清漪之父沈伯年为首的文臣,与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军几乎同时出声赞叹:
“太子殿下文武双全,实乃我大周之福!”
“抓周得金笔金剑,寓意文武兼备,定国安邦!”
欢呼声如同潮水般涌起,瞬间席卷了整个太和殿。礼乐适时再次奏响,更加恢弘磅礴。
萧珩龙颜大悦,朗声笑道:“太子抓周,得此吉兆,朕心甚慰!赏!重重有赏!”
他伸手,将萧宸抱入怀中,高高举起。萧宸倒也不怕高,咿咿呀呀地手舞足蹈。
沈清漪悬着的心彻底落下,端庄的面容上绽放出真切而璀璨的笑容,她侧首与萧珩对视一眼,彼此眼中皆是满意与欣慰。
这一幕,深深印入了所有在场臣工的眼中——年富力强的帝王,端庄贤明的皇后,以及健康聪慧、寓意吉祥的太子。还有什么比这更能稳固人心,昭示王朝的未来呢?
抓周礼成,盛宴开启。萧宸被乳母抱至帝后身旁特设的小座,他似乎也知道自己完成了件大事,格外乖巧,由着宫人喂他吃特制的长寿面糊,偶尔还对着下方觥筹交错的景象咿呀两声,引得太后频频侧目,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萧珩兴致极高,接连饮了几杯,又特意召沈伯年近前,温言嘉奖了几句,赞他教女有方,为皇家诞育佳儿。沈伯年谨守臣礼,应对得体,不卑不亢,更令萧珩满意。
宴至中途,按照习俗,需由太子向宗室长辈及重臣“赐福”。
沈清漪亲自执起一枚刻有“福”字的金裸子,放入萧宸手中,然后引导着他那小手,将金裸子放入内侍捧着的金盘之中。第一个受此殊荣的,自然是太后身边的近支老亲王。
整个过程,萧宸虽不解其意,却在母亲的引导下完成得似模似样,引得众人又是一阵称赞。
盛宴持续至申时方散。送走太后与宾客,回到坤宁宫时,萧宸早已在乳母怀中酣然入睡,手中却还紧紧攥着那支金笔,那小金剑则被沈清漪小心取下,妥善收好。
殿内恢复了宁静,地龙烧得暖融。沈清漪褪去沉重的冠服,换上常衣,坐在暖榻边,凝视着儿子恬静的睡颜,心中充满了为人母的骄傲与满足。
萧珩随后踏入殿内,他亦换了常服,身上带着淡淡的酒气,眼神却异常明亮。他走到榻边,俯身看了看熟睡的儿子,又抬头看向沈清漪,伸手握住她的手。
“今日,宸儿很好。”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笔与剑,他抓住了朕最希望他抓住的东西。”
沈清漪抬眼望进他深邃的眸中,柔声道:“是皇上洪福庇佑,宸儿方能如此。”
萧珩摇头,握紧她的手:“也是你这个母后教导得好。”他顿了顿,看着榻上的儿子,语气郑重,“朕的江山,将来总要交到他手上。文武兼备,方能守成开拓。”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沈清漪明白他未尽之语。今日抓周,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萧宸人生第一步的完美亮相,向天下宣告了储君的资质与潜力,也彻底稳固了他们母子在这宫闱之中,无人能及的尊荣。
夜色渐深,坤宁宫内烛火温暖。萧宸在睡梦中无意识地咂了咂嘴,仿佛还在回味白日的辉煌。
而他抓住的那支金笔与那柄金剑,已悄然成为宫中乃至前朝最新、最引人瞩目的谈资,如一场肆虐的火,烧向朝野四方。
喜欢凤转身,侯门悔,宫阙深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凤转身,侯门悔,宫阙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