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谢小竹提到的两人也走向民宿的前台,古德成说:“我是想公交车到镇上,刚开始能省点就省点。”
杨杰豪点头:“我也是这样的打算。”
谢小竹对前台的中年妇女说:“那麻烦你帮我们找一下人车三轮车,可以吗?”
中年妇女说:“好的,那要找多少辆?你们那么多人,还有那么多行李,一辆就只能坐两三个人。”
林清如说:“麻烦帮我找小车,100元一人的那种。”
谢小竹于是说:“麻烦帮我找三辆人力三轮车,谢谢。”
中年妇女点了点头,拿起前台的电话就开始打,她这时说的是当地话,估计除了杨杰豪,其他人都听不明白。
“妈妈,那边有一种车,好像看电视才有的。”钟丽欣这时站在民宿门口,语气中带着惊讶。
谢小竹快上步走过去一看,那是一辆板车。
板车是杉木做的车架,两侧装着厚实的木轮,板车上放着两个竹筐,里面装满东西,一个穿着简朴的阿婆拉着板车,走得很慢。
“欣欣,这种叫板车,有些地方用来拉柴火、运蔬菜,偶尔也能拉人。”现在的谢小竹活了36岁,板车是见过的,坐过的,当然,现在的谢小竹估计没有见过。
谢小竹拉着钟丽欣的手,想走出民宿,想了想,转头喊:“杨老师,我需要你帮忙,我想跟村民说话,怕对方听不懂,你能过来一下吗?”
杨杰豪快步走出来:“谢老师,怎么了?”
谢小竹指了指板车:“杨老师,车上的东西能买吧,帮我问问价格。”
杨杰豪点头:“你跟我出去一起问吧。”见他们向外走,古诺风和杨梓阳连忙跟上。
果然谢小竹的决定是正确的,她问话,阿婆一脸听不懂的模样,可是杨杰豪用本地话说,阿婆就听得明白了。
三个小朋友好奇地打量着板车,这车对他们这种从小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的确稀奇,杨梓阳还好一点,毕竟他跟杨杰豪多次回过乡下,没有见过板车,但是见过牛车。
板车上装的两筐东西,一筐是竹笋,一筐是白萝卜。
杨杰豪和阿婆交流了一下。杨杰豪这时对谢小竹说:“竹笋8元一个,白萝卜0.7元一斤,谢老师……”这时杨杰豪似乎想到了什么,笑着说:“谢老师聪明。”
谢小竹笑得明媚:“这机会我让给杨老师,我赢不赢不要紧,就是想和欣欣这三天过得舒适一点。”
杨杰豪也不推辞,爽朗一笑:“好。”
他买下了三个竹笋,花了24元,只见阿婆慢慢地拿出零钱找回他76元,他跟跟拍的工作人员说:“这是我找到的第一个特产,鹰石竹笋。”
工作人员点了点头,专门给拿着三个竹笋的杨杰豪拍了照。
这样就找到第一个,其他三个小朋友都反应过来了,钟丽欣说:“妈妈,你怎么知道竹笋是特产?真的算特产吗?”
杨梓阳猛点头:“算的,人家让我们带特产,就有要求带竹笋的,我刚才都没有想过,不过,不是还有一样是找美食的吗,竹笋做成的美食,也算是美食呀。”
古诺风也惊讶了:“不会吧,那你们一下子就可以加2分了?”
杨杰豪说:“竹笋炒五花肉,那也要找地方做出来呀。”
看到这一切的卢沛婷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样做都可以吗?那么简单吗,她跑到前台那边将事情跟林清如说了。
前台的中年妇女说:“对,竹笋是我们当地的特产,竹笋炒五花肉是我们的当地的美食。你看,我们后边的山上,就种满了竹子。”
林清如神色有点莫测,古德成倒是没有一点不满:“杨老师是本地人,的确比我们有优势。”
这时中年妇女说:“小车半个小时后到,三轮车只找到两辆,也大概半个小时后到,你们到时谁要坐,谁去谈价格。”
古德成也走到民宿外,大声地说:“杨老师、谢老师,只找到两辆三轮车,大概半小时后到。”
杨杰豪和谢小竹都应了一声:“好的。”
谢小竹围着板车转了一圈,然后说:“白萝卜不算特产吧?”
杨杰豪说:“不算的,毕竟到处都有,也不值钱,几毛一斤。三位小朋友,要不要坐板车?不过我先说明一下,可能会弄脏衣递服。”
三个小朋友想也不想就说:“想。”毕竟没有坐过。
钟丽欣:“杨老师,我身上的衣服才88元,妈妈说怕这次行程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就不要穿太贵的衣服,弄脏了,扔掉也不可惜。”
古诺风附和:“我爸爸也是这样说的,我身上的衣服也很便宜。”
谢小竹有点担心了 :“杨老师,阿婆这样的年龄,不好叫她拉吧。”
杨杰豪说:“不是她拉,我拉,这种板车,我以前拉过,不难。”
只见杨杰豪跟阿婆说了两句话,阿婆又应了两句,这时杨杰豪递给阿婆20元,阿婆接过了,脸上的笑容非常明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