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信和茶叶一同打包,郑重地交由邮局寄出。
收件地址是:黟县女子师范学校。
收件人:苏晚晴。
几天后,黟县女师的课间休息时分,苏晚晴收到了这个来自屯溪的包裹。
她有些疑惑地打开,当那印着“云”字火漆的瓷罐被启开的瞬间,一股前所未有的清雅兰香,仿佛挣脱了束缚的精灵,瞬间溢满了整间教室。
“哇,苏老师,这是什么呀?好香啊!”
一群梳着麻花辫的女学生立刻围了上来,好奇地探着脑袋。
苏晚晴看着那色泽乌润、条索紧细的茶叶,心头猛地一颤。
她认得这味道,这是谢云亭曾向她描述过的,他父亲一生追求的极致茶香。
他真的做到了。
她浅浅一笑,柔声对学生们解释道:“这是祁门红茶,但它和你们见过的别的茶不一样。它不像别的茶那样浓烈张扬,它像一个人——受过伤,淋过雨,却把所有的苦,都自己悄悄酿成了香。”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着头,却都记住了这独特的香味和苏老师那意味深长的比喻。
当晚,苏晚晴在宿舍昏黄的灯下,读完了谢云亭的信。
她指尖抚过那句“灶已重起,火未熄”,眼前仿佛看到了那个在废弃作坊里独自守着灶火的坚韧身影。
她提笔回信,字迹娟秀而有力:“春风已至,静待花开。你播下的种,我帮你守着。今天孩子们问我什么叫‘坚持’,我就告诉她们,去闻一闻谢先生的茶就知道了。”
她并不知道,这几句简单的话语,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竟成了“云记”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源头——“守拙归真,把苦酿成香”。
与此同时,程氏茶庄的深宅大院内,气氛却是一片冰寒。
“废物!一群废物!”
程鹤年将一个上好的青花瓷茶杯狠狠砸在地上,碎片四溅。
他脸色铁青,眼中的血丝让他看起来像一头被激怒的困兽。
他刚刚得到密报,谢云亭不仅没死,甚至已经在屯溪郊外秘密复产,而且,那该死的兰花香,已经通过某些他不知道的渠道,再度流入了市场。
这对他而言,不啻于一道催命符。
他太清楚那兰花香对高端市场的杀伤力了。
“老爷,息怒。”一名心腹管事战战兢兢地劝道,“他如今就是个光脚的,咱们家大业大,跟他耗不起。不如……我带人去屯溪,一把火烧了他的黑作坊?”
“或者,花点钱收买县里的警察厅,以‘私设工厂、偷税漏税’的名义查封他!”另一人提议。
程鹤年却突然止住怒火,阴沉的脸上浮起一丝狰狞的冷笑:“不必。对付一条藏在洞里的蛇,没必要把手伸进去。我们只要把洞口全给他堵死!”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传我的话下去,立刻封锁所有下游渠道!通知皖南、江浙所有合作的茶行、商号,凡是敢代售任何‘不明来源’的祁门红茶,特别是带有兰花香的,一经发现,程氏名下所有等级的原料立刻断供,并将其永远踢出徽州商会!”
此令一出,整个皖南茶界风声鹤唳。
谁都知道“不明来源”指的是谁。
谢云亭就像一个看不见的瘟神,所有茶号都对他避之不及,生怕沾上一点关系就被程鹤年的商业帝国碾得粉碎。
然而,他们都不知道,谢云亭早就算到了这一步。
就在程鹤年下达封锁令的同一天,阿篾已经换上了一身福建茶贩的打扮,带着那批茶叶,与一队真正的武夷岩茶商队混在一起,登上了前往九江的货船。
在那里,茶叶将被重新分装,经由水路转运至九省通衢的汉口。
而在上海,那位收到谢云亭“火种信”的热血记者徐志远,在确认了程鹤年与洋行勾结的部分事实后,出于对谢云亭的保护和对民族实业的同情,答应了他的另一个请求。
他动用自己的人脉,将一小包匿名茶叶和一封推荐信,送到了上海最富盛名的英籍茶叶评鉴师——乔治·史密斯先生的府上。
三天后,一份详尽的评鉴报告悄然出炉:“……其香气之独特,是我在中国十年间从未遇见过的。它完美融合了花香与蜜韵,具有典型的高山兰韵特征,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回甘。其制作工艺水准,远超当下出口至欧洲的任何一种祁门红茶标准品……”
这份报告被徐志远悄悄复印了十几份,不动声色地散入上海租界各大洋行的采购部门。
做完这一切,谢云亭并未坐等消息。
他在油坊的后院,亲自带人挖了一个三米深的土窖,内壁用石灰和糯米浆加固防潮。
他将剩下的茶叶用特制的陶瓮密封,贴上标签——“云记·甲子一号”,郑重地放入窖中。
“现在他们不让它流通,那我们就让它变成时间的朋友。”他抚摸着新刻的“云记”木印,对身旁的阿篾低声说,“程鹤年撒下的网越密,将来被我们撕开的时候,声音才会越响。”
话音刚落,他脑海中那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再次浮现:【检测到宿主成功执行‘跨阶层信息操控’策略,权限激活二级功能——舆情预判模型构建中……1%……2%……】
窗外,早春的细雨无声洒落,打在新栽的茶苗之上。
那一片片娇嫩的绿叶,在雨中轻轻舒展,宛如一只只虔诚的手,正捧起晶莹的晨露。
上海,外滩。怡和洋行那间可以俯瞰黄浦江景的顶层会议室里。
采购部主管,“中国通”哈里森将那份印着英文的评鉴报告推至会议桌中央,厚厚的镜片后,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
“先生们,看看这个。”他清了清嗓子,对围坐的几位同僚说道,“就在刚才,伦敦的英国茶叶商会总部发来紧急电报,他们点名要我们立刻在华寻找一种‘带有独特兰花香味的中国红茶’——据说,有位法国外交官在巴黎的一家顶级餐厅里尝到后惊为天人,他们的原话是,价格不限。”
苏晚晴在女师宿舍的灯下,再次读完谢云亭寄来的那封信,信纸上似乎还残留着淡淡的茶香和松烟气息。
她久久未语,只是将信纸小心地折好,贴身收起。
次日清晨。
喜欢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