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萧观音,除了忧心朝堂之事,还面临着一个更让她痛苦的问题 —— 道宗对她的宠爱,早已不如往昔。道宗晚年愈发沉迷酒色,时常在宫中设宴,召集群臣饮酒作乐,甚至通宵达旦。萧观音多次劝谏,希望道宗 “以国事为重,戒酒色,亲贤臣”,可道宗不仅不听,反而觉得萧观音 “过于严厉,失了女子温柔”。渐渐地,道宗去萧观音宫中的次数越来越少,转而宠爱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嫔妃。
深宫寂寞,萧观音只能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诗词与音律之中。她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中最着名的便是《回心院》词十首。这十首词,以 “扫深殿”“拂象床”“换香枕”“铺翠被”“装绣帐”“叠锦茵”“展瑶席”“剔银灯”“爇熏炉”“张鸣筝” 为主题,描绘了一位皇后对帝王的思念之情,词风细腻委婉,情感真挚动人。比如其中《扫深殿》一首:“扫深殿,闭久金铺暗。游丝络网尘作堆,积岁青苔厚阶面。扫深殿,待君宴。” 字里行间,满是萧观音对道宗回心转意的期盼。
为了让《回心院》词更具感染力,萧观音还特意请来宫廷乐师赵惟一,为这十首词谱曲。赵惟一精通音律,尤其擅长琵琶,他与萧观音合作时,两人常常为了一个音符、一句唱腔反复琢磨,久而久之,宫中便开始流传两人 “有染” 的谣言。耶律乙辛得知此事后,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 他知道,扳倒萧观音的机会,来了。
大康元年(1075 年),耶律乙辛精心策划了一场阴谋。他先是找到自己的党羽,时任宰相张孝杰,两人商议后,决定从 “谣言” 入手,伪造证据,诬陷萧观音与赵惟一私通。
张孝杰早年曾得到萧观音的提拔,却因贪赃枉法被萧观音斥责,心中一直怀恨在心。他按照耶律乙辛的吩咐,找到一位名叫单登的宫女。单登原是耶律重元的家奴,重元之乱后,她被没入宫中,成为一名乐工。单登擅长弹筝,曾与赵惟一比试技艺,却惨败而归,因此对赵惟一心怀嫉妒;同时,她又因萧观音偏爱赵惟一,不重用自己,而对萧观音心生怨恨。
耶律乙辛给了单登一笔重金,让她去诱惑赵惟一,并偷取萧观音的贴身物品。单登领命后,多次在宫中接近赵惟一,可赵惟一为人正直,对萧观音始终保持着敬重之心,从未有过越界之举。单登见状,便改变策略,开始暗中收集萧观音的诗词手稿。
不久后,耶律乙辛又让张孝杰伪造了一首名为《十香词》的艳诗,并谎称这是萧观音写给赵惟一的 “定情诗”。《十香词》共十首,每首描写女子身体的一处 “香”,语言低俗露骨,与萧观音以往高雅的词风截然不同。比如其中一首:“青丝七尺长,挽作内家妆。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 耶律乙辛知道,仅凭这首诗,还不足以让道宗相信,于是他又让单登伪造了一篇《怀古诗》,并在诗后加上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的句子,暗示萧观音与赵惟一私通,堪比赵飞燕祸乱汉室。
一切准备就绪后,耶律乙辛让单登将《十香词》和《怀古诗》呈给道宗,并 “哭诉” 自己曾亲眼看到萧观音与赵惟一在宫中私会。道宗起初并不相信,他虽对萧观音有所疏远,但也知道她的品性。可当他看到《十香词》和《怀古诗》时,顿时勃然大怒 ——《怀古诗》中的 “赵家妆”“飞燕” 等字眼,让他联想到了汉成帝时赵飞燕私通外臣的典故,而《十香词》的低俗,更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道宗当即下令,将赵惟一逮捕入狱,并命张孝杰负责审理此案。张孝杰早已与耶律乙辛串通好,对赵惟一严刑拷打。赵惟一忍受不住酷刑,最终被迫承认了 “与皇后私通” 的罪名。随后,道宗又召萧观音入宫对质,萧观音看到《十香词》后,气得浑身发抖,哭着辩解:“此诗绝非臣妾所作!臣妾出身名门,深受皇恩,怎会做出这等不知廉耻之事?这分明是耶律乙辛等人的阴谋!”
可此时的道宗,早已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他根本不听萧观音的辩解,反而下令将萧观音打入冷宫,并废黜其皇后之位。萧观音被打入冷宫后,日夜哭泣,她不断地给道宗写信,诉说自己的冤屈,回忆两人昔日的情深,可这些信,都被耶律乙辛拦截,道宗一封也未曾看到。
耶律乙辛见萧观音虽被废黜,但仍有翻身的可能,于是决定斩草除根。他暗中买通了冷宫中的一名宫女,让她给萧观音送去了一杯毒酒。萧观音看着眼前的毒酒,心中满是绝望,她知道,自己今日必死无疑。在饮下毒酒之前,她写下了一首绝命诗:“嗟薄福兮多幸,羌作俪兮皇家。承昊穹兮下覆,近日月兮分华。托后钧兮凝位,忽前星兮启耀。虽衅累兮黄床,庶无罪兮宗庙。欲贯鱼兮上进,乘阳德兮天飞。岂祸生兮无朕,蒙秽恶兮宫闱。将剖心兮自陈,冀回照兮白日。宁庶女兮多惭,遏飞霜兮下击。顾子女兮哀顿,对左右兮摧伤。共西曜兮将坠,忽吾去兮椒房。呼天地兮惨悴,恨今古兮安极。知吾生兮必死,又焉爱兮旦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