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宗贞观八年(1108 年),耶律南仙诞下皇子李仁爱,这让她的地位更加稳固。李乾顺大喜过望,下旨大赦天下,册封耶律南仙为皇后。梁昭容得知消息后,气急败坏,在太后梁氏的支持下,策划了一场阴谋。她买通了耶律南仙宫中的一名侍女,试图在皇子的食物中下毒,嫁祸给耶律南仙身边的辽朝侍女。
耶律南仙早已察觉到那名侍女的异常,她不动声色,暗中让死士监视侍女的一举一动。当侍女准备将有毒的食物送给皇子时,死士当场将其擒获。耶律南仙没有立刻处决侍女,而是对她进行了审讯,得知了梁昭容与梁太后的阴谋。她知道,这是扳倒梁氏的绝佳机会,但她也明白,梁氏势力庞大,不可贸然行事。
耶律南仙将此事悄悄告知了李乾顺,并献上了收集到的梁氏家族专权的证据。李乾顺早已对梁氏的跋扈忍无可忍,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耶律南仙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夺回政权的希望。在耶律南仙的策划下,李乾顺先是以 “照顾皇子” 为由,将耶律南仙与皇子安置在安全的宫殿,随后暗中联络不满梁氏的党项贵族与大臣,准备发动政变。
贞观十年(1110 年),梁太后企图发动宫变,废黜李乾顺,另立傀儡皇帝。早已洞悉一切的李乾顺与耶律南仙先发制人,调动禁军包围了梁太后的寝宫。梁昭容试图反抗,被耶律南仙的死士当场擒获。梁太后见大势已去,饮毒自尽。这场宫廷政变,耶律南仙功不可没。她不仅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保护了自己与皇子,更帮助李乾顺夺回了政权,巩固了西夏的统治。
政变结束后,李乾顺彻底清除了梁氏残余势力,开始亲政。他对耶律南仙更加宠爱与信任,将后宫大权完全交给她掌管。耶律南仙并没有恃宠而骄,而是悉心打理后宫,善待宫中妃嫔与下人,赢得了宫中上下的一致好评。同时,她继续履行着自己的使命,促进辽夏两国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让两国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亲密。
然而,耶律南仙心中始终牵挂着远方的故国。她通过暗探得知,辽朝与女真的战事日益激烈,辽朝军队节节败退,国土不断沦陷。每当夜深人静,她总会独自一人登上宫中的高台,遥望东北方向,默默祈祷故国平安。她不知道的是,一场更大的灾难,正在向辽朝与她自己袭来。
辽天庆四年(1114 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建立金朝。金军势如破竹,迅速攻占了辽朝的大片土地。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昏庸无能,面对金军的进攻,束手无策,只能一味逃窜。辽朝的统治摇摇欲坠,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消息传到西夏,耶律南仙悲痛欲绝。她多次请求李乾顺出兵援助辽朝,李乾顺虽然与辽朝结盟,但此时西夏也面临着北宋的威胁,加上金军的强大,他犹豫不决。耶律南仙见李乾顺迟迟不肯出兵,心中焦急万分。她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招募了一支由辽朝遗民组成的军队,准备亲自率军驰援辽朝。
李乾顺得知后,连忙阻止了她。他对耶律南仙说:“皇后,朕深知你心系故国,但西夏国力有限,若贸然出兵,恐遭灭顶之灾。朕已派使者前往金朝,试图斡旋,同时加强边防,保护辽朝遗民。待时机成熟,朕定会助辽朝一臂之力。” 耶律南仙知道李乾顺所言非虚,但她无法眼睁睁看着故国灭亡。她只能每日在宫中为辽朝祈祷,同时不断催促李乾顺出兵。
在此期间,耶律南仙的儿子李仁爱逐渐长大。在耶律南仙的教导下,李仁爱不仅精通契丹语与党项语,还熟读经史子集,武艺高强,对辽朝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见母亲日夜忧愁,心中不忍,多次向李乾顺请战,要求率军援助辽朝。李乾顺虽然喜爱这个儿子,但始终没有同意。
辽保大二年(1122 年),金军攻占辽朝上京,天祚帝逃往西京。耶律南仙得知消息后,痛哭流涕。她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悲痛与愤怒,再次向李乾顺请求出兵。此时,北宋也趁机出兵攻打辽朝,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李乾顺见辽朝大势已去,为了自保,不得不改变策略,派使者前往金朝,表示愿意向金朝称臣,条件是金朝将辽朝西南路招讨司等地割让给西夏。
耶律南仙得知李乾顺的决定后,如遭雷击。她没想到,自己深爱的丈夫,竟然会在故国危难之际,选择背叛盟约,向金朝称臣。她冲进大殿,质问李乾顺:“陛下,辽夏两国世代结盟,如今故国遭难,陛下不仅不出兵援助,反而向金朝称臣,难道忘了当初的盟约吗?难道忘了臣妾远嫁西夏的初心吗?”
李乾顺看着悲痛欲绝的耶律南仙,心中也充满了愧疚。他叹了口气,说道:“皇后,朕何尝想背叛盟约?但金军强大,北宋虎视眈眈,西夏若不依附金朝,恐难自保。朕也是为了西夏的百姓,为了我们的儿子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