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和尚》终章。
陈梦鹤站在丁紫宸墓前,望着那株迎风摇曳的紫花,心中感慨万千。
那对蝴蝶仍在花间缠绵不去,翅膀在阳光下泛着细碎金光,像是未了的执念,也像是无声的叹息。
“冤孽啊…”
他轻声道,“若我能做些什么,定要教你们来世得个圆满。”
这个念头一生,便如种子落地,在他心中扎根生长。
此后三年,陈梦鹤一边行医济世,一边四处寻访高人,想要找到化解这段孽缘的方法。
这年秋天,陈梦鹤在青州行医时,偶遇一位游方道士。
这道士鹤发童颜,一见陈梦鹤便道:“大夫心中有事,可是为了一段未了的因果?”
陈梦鹤大惊,知道遇见了高人,便将丁紫宸与秋云之事和盘托出。
道士听罢,捋须沉吟:“执着如渊,情深不寿。
那女子因爱生恨,滞留人间数十载;
那僧人转世偿债,年少夭亡。
这段因果,本该了结。
但你既发愿要助他们三世圆满,倒也是一桩功德。”
“请道长指点。”
陈梦鹤恭敬行礼。
道士从袖中取出一枚紫玉玉佩,色泽温润,隐隐有光华流转。
“这是‘同心玉’,能护持魂魄,维系因缘。
待他们转世投胎,你可凭此玉找到他们,化解前嫌。
只是……”
道士神色严肃,“天机不可妄动,你需付出代价。”
“什么代价?”
“你半生功德。”
道士缓缓道。
“你本可凭此生行医积德,福寿双全,儿孙满堂。
若执意介入这段因果,将折损寿数,孤独终老。”
陈梦鹤毫不犹豫:“若能化解这段冤孽,让有情人终成眷属,陈某心甘情愿。”
道士点头微笑,将玉佩递给他,又传授寻人法门,飘然而去。
十八年转瞬即逝。
陈梦鹤已两鬓斑白,身体大不如前。
他依循道士指引,一路南下,来到杭州西湖畔。
根据卦象显示,这一世,丁紫宸转生为江南书香门第的公子,名叫柳慕云;
而秋云则投生为苏州绣庄的女儿,名叫苏婉秋。
这一年春天,柳慕云随父游学至苏州,恰逢虎丘诗会。
陈梦鹤知道,这是二人命中注定的重逢。
诗会当天,陈梦鹤早早来到虎丘,果然看见柳慕云与一众文人谈诗论画。
这少年与丁紫宸有七分相似,眉目间却多了几分江南水乡的温润。
不多时,苏婉秋随家人前来观礼。
她一身淡紫衣裙,手持团扇,亭亭玉立,宛然便是秋云再世。
陈梦鹤暗中观察,发现二人虽不相识,却频频相望,似有莫名的熟悉感。
每当柳慕云欲上前搭话,苏婉秋便莫名心慌避开;
而苏婉秋偷看柳慕云时,柳慕云也总感到一阵没来由的烦躁。
“前世心结未解,今生依旧相互排斥。”
陈梦鹤暗叹。
他知时机已到,便装作偶遇,上前与柳慕云攀谈。
“公子可是姓柳?老夫观你面相,似有一段未了姻缘。”
柳慕云本不信这些,但见陈梦鹤气度不凡,又言之凿凿,不由好奇:“老先生何出此言?”
陈梦鹤取出同心玉:“公子可愿听老夫讲一个故事?”
陈梦鹤将柳慕云请到茶馆雅间,细细讲述了紫花和尚与侍儿秋云的前世恩怨。
“……那紫花和尚便是丁公子前世,秋云姑娘便是今日的苏婉秋。
你们之间的排斥,实是前世心结未解。”
柳慕云听得将信将疑,但那些细节太过真实,让他不得不信。
“老先生的意思是,我与苏姑娘前世有缘?”
陈梦鹤叹道,“何止有缘,本是良缘,奈何造化弄人。
如今老夫受高人所托,特来化解这段因果。”
说着,他将同心玉一分为二,递给柳慕云一半:
“将这半块玉交给苏姑娘,告诉她实情。
若她相信,你们的前世心结自会解开。”
柳慕云半信半疑地接过玉佩,次日便寻机拜访苏家绣庄。
苏婉秋初见柳慕云,仍是莫名心慌。
但当他取出那半块玉佩,讲述那个离奇的故事时,她却渐渐平静下来。
“不知为何,这个故事让我很想哭。”
苏婉秋轻抚玉佩,眼中泪光闪烁。
“我也有同感。”
柳慕云柔声道。
“若这故事是真的,我欠你一个道歉。前一世我太过固执,害你含冤而死。”
苏婉秋摇摇头,自己也说不清缘由:“都过去了。”
奇妙的是,这次交谈后,二人之间的隔阂烟消云散。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同游苏州,赏园林,听评弹,吟诗作对,感情日渐深厚。
陈梦鹤暗中观察,见二人日渐亲密,知道同心玉已起作用,前世心结正在化解。
一个月后,柳慕云向苏家提亲,苏家欣然应允。
订婚那日,陈梦鹤将二人请到西湖边的一处小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