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月炼气特种战队” 的舰队刚驶出梦泽超宇宙的清梦光带,舷窗外的星河便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混乱 —— 原本规整的星轨如同被狂风打乱的银线,有的星体脱离既定轨道,在虚空中漫无目的地冲撞;有的星轨相互缠绕,形成扭曲的 “星结”,碰撞产生的能量火花如同破碎的烟花,在黑暗中一闪而逝。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 “秩序崩塌” 感,连舰队的导航系统都开始频繁失灵。
“这里是星轨超宇宙,” 小星的额头渗出冷汗,手指在控制台疯狂操作,试图稳定导航数据,“超宇宙核心的‘星轨中枢’被暗物质侵蚀,导致星轨引力失衡,近一个月内已发生 7 次星体碰撞,‘星轨族’的观测站半数被毁,他们再也无法通过星轨推演未来,甚至连自身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王跃走到观测窗前,手中的秦魂令牌突然与远处的星轨产生强烈共鸣 —— 令牌表面浮现出一道道细小的银线,与紊乱的星轨相互呼应,仿佛在尝试重新编织秩序。“星轨不仅是星体的运行轨迹,更是这个超宇宙的‘命运脉络’,” 他凝视着窗外碰撞的星体,声音凝重,“暗物质侵蚀的不是星轨本身,而是文明对未来的指引与信仰。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校准星轨,更是帮星轨族重新找回对命运的掌控力。”
舰队在星轨族最后的 “观星台” 降落 —— 这座观星台建在一颗巨大的 “星岩” 上,台体由透明的星晶构建,表面刻满了星轨族世代传承的 “星象图谱”。观星台中央,一台高达数十米的 “星轨观测仪” 早已失去往日的光彩,镜片上布满了星尘与裂痕,原本应该显示星轨数据的屏幕,如今只剩杂乱的雪花点。星轨族人身穿绣有星轨纹路的长袍,手中握着青铜制成的 “观星杖”,正焦急地围在观测仪旁,试图修复却徒劳无功。
“外来的守护者,” 星轨族长老 “星老” 拄着观星杖,缓缓走来,他的头发如同银丝,脸上布满了与星象图谱相似的纹路,眼中满是对星轨的忧虑,“星轨中枢的紊乱越来越严重,我们观测到,三天后将有两颗恒星碰撞,届时整个超宇宙都会陷入毁灭…… 我们真的还有希望吗?”
阿木走到星轨观测仪旁,将手掌贴在冰冷的镜片上,运转炼气灵力 —— 淡金色的秦魂之力顺着掌心传递,镜片上的星尘逐渐消散,裂痕处泛起淡淡的金光,屏幕上的雪花点也开始逐渐清晰,显露出部分星轨的碎片。“有希望,” 阿木坚定地说,“星轨中枢的核心引力还在,我们可以用‘炼气引力场’校准星轨,再用秦魂之力稳固中枢,配合你们的观星技术,一定能在恒星碰撞前修复秩序。”
在星老的带领下,众人穿过观星台下方的 “星轨通道”—— 这条通道由无数星晶组成,墙壁上投影着星轨超宇宙亿万年的星象变迁,从最初的星轨形成,到星轨族的诞生,再到文明的繁荣,每一幅画面都充满了对星轨的敬畏。通道尽头,便是 “星轨中枢” 的所在地 —— 一座悬浮在星空中的圆形平台,平台中央,一颗巨大的 “星核” 散发着微弱的银光,周围环绕着无数细小的星体模型,正是星轨超宇宙所有星体的缩影,只是这些模型如今都在无序地晃动。
“修复星轨中枢需要三步,” 星老指着星核,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第一步,用‘观星杖’定位星轨紊乱的核心节点;第二步,用‘炼气引力场’校准星体模型的位置,引导真实星体回归轨道;第三步,用‘秦魂之力’加固星轨中枢的核心引力,防止星轨再次紊乱 —— 这三步必须在三天内完成,否则一切都晚了。”
分工很快确定:
定位紊乱节点:星老带领星轨族的年轻观星者,用观星杖在星轨中枢周围探测,标记出星轨紊乱的核心节点;小星则用蓝晶能量转化设备,将节点数据转化为三维模型,实时传输给校准小队;
校准星体模型:阿木、铁手、磐石组成 “校准小队”,阿木用秦魂之力构建 “引力校准场”,铁手用金属性炼气固定星体模型,磐石用土属性炼气强化平台的稳定性,三人配合,引导星体模型回归正确位置;
加固核心引力:王跃、芽芽、浪涛留在星核旁,王跃用秦魂之力注入星核,增强核心引力;芽芽用木属性炼气为星核注入生命能量,维持引力稳定;浪涛用水属性炼气调节星核的能量流动,防止引力过载。
修复工作立刻展开。星老和观星者们手持观星杖,在星轨中枢周围快速移动,观星杖顶端的宝石不断闪烁,每闪烁一次,就有一个紊乱节点被标记出来,小星的设备将这些节点数据实时转化为三维模型,清晰地呈现在校准小队面前。
阿木运转秦魂之力,在星体模型周围构建出一道金色的 “引力校准场”—— 紊乱的星体模型在引力场的作用下,逐渐停止晃动,开始缓慢转动;铁手立刻用金属性炼气凝聚成无数细小的 “引力锚”,将星体模型固定在正确的位置;磐石则用土属性炼气强化平台,防止平台在引力作用下坍塌。随着一个个星体模型被校准,超宇宙中的真实星体也开始缓慢回归既定轨道,原本混乱的星轨逐渐变得清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