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驶入日晶超宇宙时,舷窗外的温度骤升至 60℃,舰体外壳的隔热层都泛起了淡淡的红光 —— 超宇宙中央的 “向日星” 表面,曾经泛着金红光泽的 “日晶城” 此刻如同被烈火烘烤的铁块,城体表面的日晶不断释放出刺眼的热浪,部分日晶建筑已因高温崩解,化作带着火星的碎屑;环绕向日星的 “日能环” 扭曲变形,原本均匀的日能分布变成了局部剧烈喷发的 “灼能点”,每一次喷发都让周围的空气泛起波纹;核心 “日晶母核” 悬浮在向日星的日火山口上方,直径四十五米的母核体表面布满 “灼蚀纹路”,金红色的热能从纹路中疯狂溢出,连周围的火山灰都被烤成了玻璃状,母核的光芒刺眼得让人无法直视。
小星的检测仪屏幕上,日晶母核的 “热能稳定率” 已降至 8%,表面温度高达 1200℃,灼蚀纹路的扩张速度每小时 0.8 厘米:“暗物质形成的‘灼蚀因子’破坏了日晶的‘日光 - 热能转化结构’,让日晶无法正常储存和释放日能,反而将日光转化为过量热能。再这样下去,母核会彻底爆燃,引发覆盖整个向日星的‘日晶火雨’,日晶城会被完全烧毁,族人连躲避的地方都没有。”
阿木隔着隔热舱壁伸出手,即使有多层防护,仍能感受到一股灼人的热浪 —— 舱壁上的温度显示已突破 50℃,检测仪提示周围空气的热能辐射强度已超过安全阈值。“普通炼气靠近母核会被直接灼伤,” 阿木运转秦魂炼气,掌心泛起金蓝交织的光纹,“必须先用秦魂炼气构建‘日晶降温屏障’,压制过量热能,再用五行炼气重塑热能转化结构,让日晶恢复正常的日能储存功能。”
舰队在日晶族的 “避热营” 降落 —— 这座营地搭建在向日星的背日面,用厚重的岩石和隔热金属搭建,营地周围的 “降温风墙” 已因高温变得微弱,族人们穿着覆盖全身的 “防热服”,头盔上的降温面罩不断喷出白雾,每个人的防热服表面都沾着一层细密的火山灰。
一名背着小型降温装置的少年正忙着调整风墙的能量阀,他的防热服袖口因频繁操作被磨破了一角,露出的手腕上贴着一块降温贴,却仍能看到淡淡的红痕。少年名叫日阳,今年十五岁,是族里最年轻的 “铸日学徒”,他看到舰队成员,立刻跑过来,声音透过面罩带着一丝闷响:“你们是来帮我们的吗?母核的温度越来越高,日火山口的岩浆都快溢出来了,我师父日伯还在前线试着用降温剂冷却母核,到现在都没回来!”
话音刚落,一辆冒着黑烟的防热车从向日面方向驶来,车身上布满灼痕,车门打开,一位满脸灰尘的老人拄着一根日晶杖走下来 —— 正是日伯。他的日晶杖顶端已被高温熔化成不规则形状,防热服的肩部有一块明显的灼穿痕迹,露出里面的隔热层,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空的降温剂容器,声音沙哑:“降温剂刚靠近母核就被蒸发,我们的‘聚日炼气’现在只能勉强维持背日面的降温,根本无法靠近母核…… 再这样下去,向日面的所有建筑都会被烤化。”
跟随日伯和日阳走进避热营的指挥室,墙上的监控屏幕正实时显示向日面的情况:日晶城的中央广场已被热浪笼罩,能见度不足十米;日火山口的岩浆不断翻滚,母核周围的空气扭曲变形,偶尔有小块日晶碎片从母核表面脱落,坠入岩浆中引发剧烈爆炸。“母核是日晶超宇宙的日能源头,一旦爆燃,向日星的整个生态圈都会被摧毁,” 日伯指着屏幕上的母核,“我们必须在岩浆溢出前冷却母核,否则一切都晚了。”
舰队朝着日火山口飞去,沿途的温度不断升高,浪涛提前展开水属性炼气,在舰队周围形成一层 “降温水膜”,水膜蒸发时产生的白雾暂时降低了周围的温度;铁手则用金属性炼气构建了一道 “防热屏障”,阻挡飞溅的火山碎屑。当舰队抵达母核附近时,众人终于看清了母核的全貌 —— 灼蚀纹路已布满母核表面,金红色的热能如同火焰般跳动,周围的空间都因高温而微微扭曲,连舰队的防热系统都开始发出警报。
王跃率先展开日晶降温屏障,金蓝色的光芒如同冷水般包裹住母核,母核表面的热能瞬间被压制,灼蚀纹路的扩张速度明显减缓:“浪涛用水属性炼气‘深度降温’,将液态水转化为超低温水雾,直接作用于母核表面;磐石用土属性炼气‘隔绝热能’,在母核周围形成一层隔热土层,防止热能扩散;铁手用金属性炼气构建‘散热骨架’,帮助母核释放多余热能;芽芽用木属性炼气‘催生降温藤’,这种藤蔓能吸收热能并转化为水分;烈焰用火属性炼气‘引导热能’,将母核内部的过量热能缓慢导出,避免局部过热;我和阿木则用秦魂炼气重塑热能转化结构,让日晶恢复正常功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