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小年夜。京城的大街小巷开始有了年节的喜庆气氛,家家户户洒扫庭除,准备年货,空气中飘着糖瓜和炖肉的香气,冲淡了几分冬日的肃杀。
明府内外也张灯结彩,下人们脸上带着忙碌的笑意,仿佛要将前些日子的阴霾一扫而空。苏婉亲自带着丫鬟婆子们剪窗花、写福字,又给明薇裁制了一身簇新的石榴红袄裙,衬得她的小脸愈发白嫩可爱。
然而,这份表面的喜庆之下,紧张的气氛并未真正缓解。府邸周围的禁军守卫依旧森严,明砚之的书房灯火也常常亮至深夜。明薇能感觉到,父亲心中的那根弦,始终紧绷着。
“吱吱!小主人,年货里有好多好吃的坚果!”灰毛兴奋地在房梁上窜来窜去,心里盘算着怎么偷点出来。
“汪!那些穿盔甲的两脚兽还在,真碍事!”阿黄趴在廊下晒太阳,不满地甩着尾巴。
连飞过府邸的麻雀都在议论:“今年雪大,城外好多鸟儿找不到吃的,可怜哦……”
明薇听着这些声音,小脸上努力挤出笑容,配合着母亲的安排,心里却惦记着远在北方的萧将军。这么冷的天,他的伤好了吗?有地方住吗?有东西吃吗?
她悄悄问过墨羽几次,墨羽只带回模糊的消息:“北边雪更大,那家伙像地老鼠一样藏得深,我也找不到具体位置了。不过应该死不了,气息比之前强了不少。”
这消息让明薇稍微安心,但思念和担忧并未减少。
腊月三十,除夕。
宫中赐下恩赏,各府邸也互相馈赠节礼,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明府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明砚之难得早早回了家,一家人围坐在暖阁里,桌上摆满了各色佳肴。
“来,薇儿,尝尝这个如意卷,寓意来年万事如意。”苏婉夹了菜放到女儿碗里,笑容温柔。
明砚之也端起酒杯,对苏婉道:“婉婉,这一年辛苦你了。愿来年家宅平安,万事顺遂。”他的目光扫过女儿,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愿老爷官运亨通,愿薇儿健康长大。”苏婉举杯相和。
明薇捧着甜甜的桂花酿,小口啜饮着,感受着这难得的温馨时刻。她多么希望,时光能永远停留在这一刻,没有阴谋,没有危险,只有爹爹和娘的疼爱。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
亥时初,外面传来喧闹声,是仆役们开始燃放爆竹和烟花,迎接新年。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白雪覆盖的庭院,也映红了明薇好奇的小脸。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在府门外停下。紧接着,管家明福急匆匆地进来禀报:“老爷,宫里的李公公来了,说有急事!”
暖阁内的温馨气氛瞬间凝固。明砚之脸色一肃,立刻起身:“快请!”
苏婉紧张地握住了女儿的手。明薇也感到一丝不安。
李德全快步走进来,脸上带着惯有的恭敬笑容,但眼神却透着一丝急切:“明尚书,陛下急召您入宫议事!”
“除夕夜紧急召见?”明砚之心中一惊,面上却不露声色,“李公公可知是何要事?”
李德全压低了声音:“北境八百里加急军报!镇北军……出事了!”
镇北军!萧将军的军队!
明砚之瞳孔骤缩,苏婉也捂住了嘴。明薇的小手猛地攥紧了衣角,心怦怦直跳。
“下官即刻更衣入宫!”明砚之不敢耽搁,对苏婉使了个眼色,便匆匆离去。
暖阁里只剩下苏婉和明薇,刚才的喜庆荡然无存。窗外的烟花依旧绚烂,爆竹声震耳欲聋,却再也无法带来丝毫欢愉。
“娘……”明薇看着母亲苍白的脸色,小声唤道。
苏婉将女儿紧紧搂在怀里,声音带着颤抖:“没事的,薇儿,没事的……爹爹很快就回来了……”
然而,这一等就是一夜。
明砚之直到天蒙蒙亮才回府,脸色灰败,眼中布满血丝,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
“老爷!”苏婉迎上去,声音发颤。
明砚之疲惫地摆了摆手,瘫坐在椅子上,声音沙哑得厉害:“赵莽……那个蠢货!他急功近利,轻敌冒进,中了北戎的埋伏!镇北军前锋五千精锐……全军覆没!粮草辎重尽失!北戎骑兵已突破防线,兵临镇北关下!边关……危矣!”
“什么?!”苏婉眼前一黑,差点晕倒。明薇也吓得小脸煞白。全军覆没?兵临城下?
“陛下震怒,已下旨将赵莽革职查办,押解回京。”明砚之痛苦地闭上眼,“但……为时已晚!如今镇北关守军群龙无首,军心涣散,只怕……撑不了多久了。”
“那……那怎么办?”苏婉急得六神无主。
“朝堂上乱成一团。”明砚之深吸一口气,“主和派主张割地求和,主战派则……则……”他顿了顿,艰难地说道,“有人提议,请萧兄复出,收拾残局。”
“萧将军?”苏婉燃起一丝希望,“他在哪里?陛下同意了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