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亡谷”分基地(林峰将其命名为“鹰巢”)初步建立,磁能反应堆和矿石精炼厂开始运转,并留下了几名由系统直接召唤的工程师负责基础建设和警戒后,林峰没有多做停留。他深知主基地面临的威胁更为紧迫,必须尽快将苏军的科技力量整合进来。
两天后,林峰风尘仆仆地驾驶着越野车,安全返回了主基地。他的归来,让核心成员们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当林峰简要描述了“鹰巢”基地已成功建立并开始基础运作时,指挥中心内响起了一阵压抑的欢呼。拥有第二个基地,意味着生存的容错率大大提升,这是足以改变战略格局的巨大利好!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将新获得的力量,尽快融入到主基地的防御体系中!”林峰没有沉浸在喜悦中,立刻切入正题。他调出主基地的建造菜单,在原本的盟军建筑列表旁边,一个崭新的、带着浓郁重工业风格的苏军建筑列表已经解锁可用。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建立苏军兵营和苏军战车工厂!”林峰指向列表上的两个关键图标,“苏军的装备体系,在很多方面是对我们现有盟军力量的重要补充,尤其是在大规模、低成本暴兵和重装甲突击方面!”
“指挥官,苏军的单位……造价如何?”林天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资源永远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林峰深吸一口气,这也是他非常关心的问题。他集中意念,向系统查询苏军基础单位的造价。
【单位造价列表(主基地环境下,已考虑资源网络加成及规模效应):】
动员兵:消耗黄金 60单位/名。(作为对比:美国大兵消耗100单位/名)
防空步兵:消耗黄金 75单位/名。
工程师:消耗黄金 250单位/名。(与盟军工程师价格一致)
磁爆步兵:消耗黄金 400单位/名。(需高级科技)
犀牛坦克:消耗黄金 900单位/辆。(作为对比:灰熊坦克消耗1800单位/辆)
防空履带车:消耗黄金 600单位/辆。
V3火箭发射车:消耗黄金 1200单位/辆。(需高级科技)
看到这些数字,尤其是动员兵和犀牛坦克的价格,林峰的心脏猛地一跳!果然如此!苏军单位的最大特点就是皮实耐用、造价相对低廉!
“动员兵,只需要60单位黄金!”林峰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比我们的美国大兵便宜了整整40%!犀牛坦克也只需要900单位,是灰熊坦克的一半!”
众人闻言,都倒吸一口凉气,随即脸上涌现出狂喜!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同等资源下,他们可以爆出接近两倍的步兵和坦克海!这对于需要应对可能出现的、铺天盖地的尸潮来说,意义重大!
“当然,代价是性能上的取舍。”林峰冷静地分析,“动员兵的装备(波波沙冲锋枪)射程和精度可能不如美国大兵的制式步枪,单兵防护也更差。犀牛坦克的火炮威力和射程可能略逊于灰熊,机动性也可能差一些。但是,在应对丧尸这种主要依靠数量、近距离冲击的敌人时,数量本身就是一种质量!我们用两个动员兵换一个美国大兵,火力覆盖面和近战绞杀能力绝对更强!用两辆犀牛坦克换一辆灰熊,形成的钢铁洪流冲击力也更为恐怖!”
“而且,”林峰补充道,“我们可以进行混编。用美国大兵和重装大兵作为精锐突击和远程精确打击力量,用动员兵组成防线主体和进行消耗战。用灰熊坦克进行机动防御和快速反应,用犀牛坦克组成正面推进的钢铁城墙!”
这个思路让所有人眼前一亮。混合编成,取长补短,将极大丰富战术选择,并显着提升基地的持续作战能力!
“立刻规划建造区域!”林峰不再犹豫,“在基地东侧划出专门区域,建立苏军兵营和苏军战车工厂!”
【指令确认:建造苏军兵营。消耗黄金:1500单位。建造时间:4小时。】
【指令确认:建造苏军战车工厂。消耗黄金:2000单位。建造时间:6小时。】
资源划拨,纳米机器人集群在主基地东侧一片空地上开始忙碌起来。与盟军建筑充满科幻感的流线型风格不同,苏军兵营和战车工厂的蓝图显得更加方正、厚重,充满了钢铁堡垒的质感。
等待建筑完工的时间里,林峰进一步规划着兵种整合与训练方案。
“动员兵便宜,但绝不能当作炮灰!”林峰强调,“他们将是未来防线的主力,必须进行严格的训练!林天,你要制定新的训练大纲,将动员兵的近距火力优势和团队配合作为训练重点。同时,选拔有潜力的动员兵,进行进阶训练,可以转职为防空步兵或其他特种兵。”
“明白!我会把动员兵训练成真正的钢铁战士,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林天郑重承诺。
“另外,工程师是通用的,但苏军的武装采矿车更耐用,可以优先生产,用于风险较高的矿区。”林峰补充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