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尚未散尽,乐河府衙正堂已升起袅袅炉烟。紫铜香炉里燃着安神的沉香,与窗外飘进的桂花香交织在一起,却压不住堂内凝重的议事氛围。周羽身着银纹墨袍,端坐于主位之上,案前摊开的江西路舆图已用朱笔圈出十余处红点 —— 那是斥候连夜标注的州府要地。林文轩立在左侧,手持折扇轻叩掌心;吴远一身青布劲装,腰悬绣春刀,肃立堂中;赵虎则按剑侍立右侧,玄色披风上的狼头刺绣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昨日与文轩议定江西方略,今日便要遣人先行探路。” 周羽指尖点在舆图中央的隆兴府,声音沉稳有力,“吴远,此次入赣的重任,非你莫属。”
吴远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拱手:“末将愿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起来说话。” 周羽抬手示意,目光扫过三人,“此次入赣,你需完成四件大事,每一件都关乎后续大局,容不得半分差错。” 他顿了顿,拿起案上第一卷文书,递向吴远,“这是赵虎连夜整理的斥候简报,你先过目。”
吴远双手接过文书,快速翻阅。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江西各州府的地理方位、守军数量,甚至连赣江沿岸的渡口分布都标注得一清二楚。赵虎见状上前补充:“世子放心,属下已派三十名精锐斥候潜入江西,分驻隆兴、江州、吉州三地。他们多是本地人,熟悉地形,且都受过密探训练,能以货郎、脚夫身份作掩护。”
“甚好。” 周羽颔首,目光转向吴远,“第一件事,便是建立横跨江西的情报网,由赵虎全力配合你。我朝沿边有‘边铺聚探’之制,你可效仿此法,在各州府设立联络点 —— 隆兴府设总坛,江州、吉州设分坛,再以‘聚探’之法串联各点,做到‘甲探报甲,乙探报乙’,避免情报断绝。”
他起身走到舆图前,指尖划过赣江:“联络点要选在隐蔽且便于传递消息之处,比如榷场附近的客栈、城郊的药铺。赵虎的斥候负责搜集军事情报 —— 金军的屯粮地、义军的布防图、官员的动向都要摸清;你则安排暗卫伪装成牙人、商贩,搜集民政情报,尤其是各州府的粮仓储量、赋税明细。”
赵虎立刻接口:“属下已备好‘字验’密码,共设四十种暗号,分别对应‘金军动向’‘官员贪腐’‘义军虚实’等事宜。斥候每日卯时在联络点交接情报,用密写药水写在佛经夹缝中,外人绝难察觉。若遇紧急情况,可用信鸽传递,鸽哨三声为警,两声为安。”
吴远将密码本收好,沉声应道:“末将明白。待入赣后,先与各地斥候接头,三日之内完成联络点布防。另外,可招募本地流民加入暗卫 —— 南宋情报网多倚重心怀故国之民,这些人流离失所,对金人及贪官恨之入骨,稍加训练便是可用之材。”
周羽眼中闪过赞许:“此计甚妙。但需严加甄别,避免混入奸细。赵虎,你派十名心腹暗卫随吴远同行,负责联络点的安保与人员审查。”
“属下遵命!” 赵虎拱手应下。
“第二件事,调查江西官场,重点联络秦正。” 周羽拿起第二卷文书,上面贴着秦正的画像与履历,“此人行伍出身,清廉正直,却因不肯行贿被排挤。对付这样的人,金银珠宝无用,需以‘志’相投。”
林文轩折扇轻摇,补充道:“秦正早年在江淮抗金时,我已备好书信,信中提及世子抗金的事迹,可作为引荐之礼。另外,斥候探得秦正近日在瑞州查一桩豪强占田案,却因柳承业阻挠难以推进,这正是接触他的良机。”
“机会要抓准,但不可操之过急。” 周羽叮嘱道,“吴远你先派人暗中协助秦正查案,搜集豪强与柳承业勾结的证据。待他处境为难时再现身,送上证据助他破案,而后陈明我的志向 —— 并非为朝廷做官,而是为平定江西、驱逐金人、让寒门有出路。如此,方能打动于他。”
吴远点头:“末将明白。除秦正外,还需调查各州府的县尉、主簿等中下级官员。我朝官员多有派系之分,柳承业、方文彬的党羽要标记在案,日后清算;而那些清廉却不得志者,需暗中记下姓名,待我等入赣后逐一招揽。”
“正是此意。” 周羽赞许道,“文轩已拟好官员评级表,分为‘可用’‘观望’‘必除’三类,你按此标准整理情报,每月传回乐河。”
谈及第三件事,周羽的语气愈发凝重:“江西义军混杂,有红巾社这样的饥民武装,也有李飞虎之流的土匪,需区别对待。当年岳帅平定杨幺起义,便是先断粮道,再招抚良善,此法可借鉴。”
林文轩展开另一张舆图,上面标注着义军的分布:“红巾社首领陈三枪,本是佃农,因金人抢了他的田地才聚众起义。其部下多为饥民,缺粮少衣,却有血性。你可带五千石粮票前往 —— 粮票由乐河府衙背书,凭票可在乐河商号兑换粮食。先解其燃眉之急,再晓以抗金大义,必能说动他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