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面色阴沉地高坐主位,接连饮下闷酒。
堂中江东诸将个个神情黯淡,士气低迷。
哈哈哈——
诸葛亮突然放声大笑,打破了沉重氛围。
孙策眉头紧锁。
黄盖怒斥道:周都督遇害,韩当将军战死,诸葛孔明你竟还有脸发笑!
江东众将纷纷怒目而视。
刘备额头沁汗,用责备的目光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冷笑道:天赐良机,正是歼灭曹贼的大好时机,亮岂能不放声大笑。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他们刚刚遭遇惨败,损兵折将,曹军大兵压境。
诸葛亮却说这是歼灭曹烁的良机?
众人无不震惊。
孔明此话怎讲?
孙策眼中精光闪动,急忙追问。
合肥之战,我军败在陆战而非水战。
曹烁骄狂自大,率主力长驱南下,妄图饮马长江,吞并江东。
亮建议弃守濡须坞,将主力撤往江南,诱使曹军主力进入长江水域。
到了江上交锋,任凭曹军铁骑再精锐,步卒再强悍也无用武之地,只能靠水战决胜负。
江上争锋,孙氏水军所向披靡!
智者妙算间,诸葛孔明指尖轻点舆图:“引曹军入江,必能一网打尽!”
凤雏先生眼中精光乍现,击掌附议:“此计大善!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当可成就千秋之功!”
孙伯符眉间郁色尽褪,热血沸腾:“卧龙、凤雏并策,天助我也!”当即掷下令箭:“撤出濡须,诱敌深入!”
————
合肥城内日影西斜。
曹子明犹在锦被间酣眠,小乔已对镜描眉。铜镜映出桃花面容,昨宵旖旎犹在心头,不觉抿唇莞尔。
“方知人间至味……”
秋波偷转,掠过榻上英挺轮廓。
“既雪家仇,又得良人,许是天意……”
忽闻门外虎痴朗声:“小沛急报!”
曹烁披衣而起,小乔急趋侍奉。未几,大堂之上,曹孟德瞥见儿子倦色,捻须眯眼,心下了然。
“报!将军,子孝将军有紧急军情呈上!”
“吕布与臧霸勾结,倾青州之兵南下,正猛攻小沛。”
“前线告急,子孝将军请求增援。”
郭嘉将战报呈上。
“这背主之徒终于按捺不住了。”
曹烁接过军报,神色从容地浏览。
“将军,吕布勇猛难当,恐子孝将军难以招架。”
“若小沛失守,徐州门户洞开,后果不堪设想。”
“届时我军将陷入两面受敌之境。”
曹操对吕布心有余悸,当年兖州之败记忆犹新。
“若吕布据有徐州,西可直取许都,南能威逼淮南。”
“无论如何都需回师救援,不可坐视不理。”
郭嘉亦出言附和。
曹烁放下军报,问道:“德纲、奉孝,你们叔侄有何良策?”
二人对视一眼。
曹操抱拳道:
“将军,合肥已下,孙策北上之路已断,淮南无虞。”
“不如即刻回师,先解小沛之危,铲除吕布。”
郭嘉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德纲,我曾说过要用全局眼光看待天下大势,而非计较一城一地得失。”
曹烁面露失望,反诘道:
“若我回师北伐吕布,给孙策可乘之机,使其西取荆州,全据长江天险。”
“到那时再想平定江南,还有机会吗?”
曹操闻言一震,恍然醒悟。
他向来以北方安定为首要考量。
而少主眼中,平定南方才是成败关键。
“德纲,切记:唯有经略江南,方能问鼎天下。”
曹烁正色道:“若只顾北方安稳,却贻误平定南方的战机,实乃得不偿失。
见曹烁如此郑重其事,曹操忙拱手称是:大将军明鉴,是属下思虑不周。
稍作停顿,曹操又进言道:不过即便要全力南征,对盘踞徐州的吕布也需有所防备,总不能任由其攻占小沛。
诸将皆颔首称善。
曹烁起身踱至舆图前,凝神审视青徐二州形势。
片刻沉吟后,他猛然转身下令:奉孝,速拟诏书呈许都用印,发往辽东!
以朝廷名义敕封公孙度兼任青州牧!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曹操与郭嘉先是一怔,旋即会意,相视而笑。
那公孙度素有鸿鹄之志,多年征讨扶余、**、三韩等部,疆土日扩。
青州与辽东隔海相峙,公孙度曾渡海攻占东莱大部,直至袁谭主政青州方被击退。
公孙度对青州必未死心。郭嘉抚掌笑道,吕布主力南下,青州守备空虚。这道诏书正是给公孙度出师之名,其必渡海来攻。
届时吕布腹背受敌,自然无力南犯。大将军不战而屈人之兵,妙哉!
众将闻言茅塞顿开。
曹操由衷赞叹:大将军这招借刀 ** 之计,着实高明!吕布之患,迎刃而解矣。
曹烁嘴角微扬:事不宜迟,即刻拟诏。
遵命!
郭嘉欣然应命。
曹烁霸气凛然地坐回主位,目光如炬指向南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