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舰店选址风波以陆廷渊的无声妥协告一段落,但“Moonlight”迈向国际化的步伐所面临的挑战远未结束。确立全球品牌代言人,这一关乎品牌形象全球曝光与市场认知的关键决策,如同一块新的试金石,再次横亘在沈清月与陆廷渊之间,考验着他们对品牌内核与市场策略的终极理解。
战略会议室里,气氛因投影幕布上并排展示的两份截然不同的候选人资料而显得格外凝重。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角力。
左侧,是市场部力荐的当红流量小生——林枫。幻灯片上是他俊朗的面容和席卷各大社交平台的数据截图:粉丝量破亿,带货能力超群,近期主演的偶像剧正掀起热议。更重要的是,备注栏里一行小字清晰地标注着:签约公司为“星曜传媒”,即顾言深旗下的核心娱乐板块。这意味着,选择林枫,不仅意味着选择流量,也可能意味着与顾言深一方更复杂的利益捆绑。
右侧,是沈清月属意的国际影后——伊莎贝拉·罗斯。资料上展示着她手握小金人的经典瞬间、出席戛纳电影节的优雅风采,以及她在全球高端品牌中的卓着声誉。她的名字象征着演技、格调与跨越文化界限的认可度。然而,其高昂的代言费用和相对“高冷”、不如流量明星接地气的公众形象,也被清晰地罗列为风险点。
“我坚持伊莎贝拉·罗斯。”沈清月的声音清晰而坚定,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陆廷渊身上,“‘Moonlight’要走向世界,需要的不是短暂的流量曝光,而是能与品牌‘东方美学奢侈品’定位相匹配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格调与信誉。伊莎贝拉的国际声誉、她本人对艺术的追求,与我们要讲述的品牌故事高度契合。她能帮助‘Moonlight’在顶级圈层建立信任,这是一种长期的价值投资。” 她刻意回避了林枫与顾言深的关联,将焦点完全集中在品牌价值本身。
陆廷渊坐在长桌另一端,指尖在光滑的桌面上有节奏地轻叩,眼神冷静如常。他示意市场总监发言。
总监立刻调出数据模型:“陆总,沈总,从市场覆盖效率和短期回报来看,林枫是更优选择。他的粉丝画像与‘Moonlight’目标年轻客群重合度高,能迅速带来巨大的声量和实际销售转化。伊莎贝拉影后固然格调高,但她的粉丝群体是否能为我们的具体产品买单,存在不确定性。而且,其代言费用是林枫的三倍以上,投资回报周期可能更长。”
“渊渟”团队的其他成员也补充道,在品牌国际化初期,利用流量明星打开知名度和市场基础,是更稳妥高效的策略。
“品牌格调需要市场基础来支撑,沈总。”陆廷渊开口,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尤其是在海外市场开拓阶段,我们需要的是能见度和快速建立用户认知。林枫的流量能为我们节省大量市场教育成本。伊莎贝拉的‘格调’,是锦上添花,但前提是,我们得先有‘锦’。” 他的逻辑清晰冷酷,始终将市场效率和投资回报置于首位。
“但‘Moonlight’不能从一开始就被打上‘流量依赖’的标签!”沈清月据理力争,情绪有些激动,“我们需要的是能提升品牌层级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一个可能随时过气、甚至人设崩塌的‘爆款’!一旦代言人出现问题,对品牌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任何合作都有风险。关键在于风险管控和收益评估。”陆廷渊寸步不让,“流量明星的数据是可预测、可量化的。而所谓的‘格调’,虚无缥缈,难以估值。”
争论再次陷入僵局。沈清月坚守品牌长期价值与精神内核,视流量合作为对品牌调性的潜在稀释甚至伤害;陆廷渊则着眼于市场开拓的实效与资本回报,认为在现阶段,流量是最高效的杠杆。两人各执一词,会议室内气氛紧张,仿佛回到了选址争论时的场景,甚至更为激烈,因为这关乎品牌面向世界的第一张面孔。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会议不得不暂时中止,约定次日再议的当晚,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以最猛烈的方式,验证了沈清月担忧的预见性。
深夜十一点,沈清月还在办公室审阅伊莎贝拉·罗斯的详细资料,试图寻找更能说服陆廷渊的切入点。李哲甚至连门都没敲,直接推门冲了进来,脸上写满了震惊和焦急。
“清月!出事了!林枫!”他几乎是喊着,将手机屏幕递到她眼前。
热搜榜首,赫然挂着几个触目惊心的词条:#林枫塌房# #私生活混乱实锤# #涉赌视频曝光#。点进去,是几张模糊但能辨认出林枫侧脸的照片,以及一段据称是他在私人派对上的不雅视频片段。爆料者言之凿凿,证据链看似完整,舆论瞬间引爆,林枫阳光积极的偶像人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塌。
“完了……幸好……幸好我们还没签!”李哲喘着气,心有余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