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市委书记的赏识,苏正成为市委常委的有力候选人!
手机在掌心震动,屏幕上“赵志远”三个字,像三块烧红的烙铁,烫着苏正的视网膜。
他深吸了一口气,让那股刚刚平息下来的、混杂着神龙气息的空气在肺里转了一圈,才缓缓按下接听键。
“赵书记。”苏正的声音很稳,听不出任何异常。
电话那头,是一阵短暂的沉默。没有电流的杂音,只有一种纯粹的、仿佛能穿透时空的静。苏正能想象出赵志远此刻的样子,或许正坐在他那张巨大的办公桌后,手指在桌面上无声地敲击,目光则投向窗外深沉的夜色。
“小苏同志,还没休息?”赵志远的声音终于传来,平静,温和,像一位关心下属的长辈。
“正在整理一些工作思路。”苏正回答得滴水不漏。
“思路?”赵志远在电话那头轻轻笑了一声,“你今天,可是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个大大的‘思路’啊。”
苏正的心脏猛地一缩。来了。
他没有接话,静静地等待着下文。他知道,这种时候,说得越多,错得越多。
“办公厅那份报告,我看了。”赵志远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写得很好,很深刻。问题看得准,分析得也透彻。”
“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些汇总工作。”苏正谦虚地回应。
“汇总工作?”赵志远又笑了一声,这次的笑声里,多了一丝玩味,“那最后的批注,也是你‘汇总’出来的吗?”
苏正感觉自己的后背,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那支刚刚沉寂下去的神笔,在他口袋里似乎又动了一下。
“那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让书记见笑了。”
“不成熟?”赵志远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半分,虽然依旧控制在一定的音量内,但那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却瞬间穿透了听筒,“我看,是成熟得不能再成熟了!‘秒批’,‘满意’!今天,整个市委大院,都因为你这几个字,天翻地覆啊。”
苏正沉默着。他知道,任何辩解都是苍白的。在赵志远这样的政治人物面前,所谓的“巧合”、“意外”,都是最拙劣的谎言。
“有人说,你这是胡闹,是无组织无纪律,是拿全市的行政工作当儿戏。”赵志远的话锋,突然变得凌厉起来。
苏正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也有人说,”赵志远的声音又缓和下来,像过山车一样,玩弄着听话人的心跳,“你这是大魄力,是真担当。是用非常之法,行霹雳手段,解了我们云州官场积存多年的沉疴顽疾。”
他顿了顿,像是在给苏正思考的时间,然后才缓缓问道:“小苏同志,你自己觉得,你是哪一种?”
这是一个陷阱。
承认前者,是自认有罪。承认后者,是居功自傲。
苏正的脑子飞速运转。他看着窗外城市的灯火,看着那支在他口袋里散发着微弱温度的神笔,一个念头,清晰地浮现在脑海。
“赵书记,”他开口,声音平静而诚恳,“我不知道我是哪一种。我只知道,当我写下那份报告的时候,我看到的是西城三小漏雨的教室,是退休老教师奔波半年的辛酸,是无数被搁置的民生诉求背后,一张张失望甚至绝望的脸。”
“我当时只是在想,如果我们的文件审批,真的能快一点,再快一点,是不是那些孩子的头上,就不会再漏雨?那些老人的心里,就不会再那么凉?”
“至于后来发生的事……”苏正顿了顿,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迷惘与感慨,“或许,那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那可能是积压了太久的民怨,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是这套行政体系里,那些还未曾泯灭的良知,汇聚在一起,所引发的一场……一场不得不发的风暴。”
他将一切,都归于“民心”,归于“大势”。
这是一种近乎玄学的解释,却也是唯一能摆在台面上,让所有人都无法辩驳的解释。
电话那头,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这一次,苏正能清晰地听到赵志远那悠长而深沉的呼吸声。
不知过了多久,赵志远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
“好一个‘不得不发的风暴’。”他一字一句地说道,“小苏,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出色。”
“早点休息吧。明天,还有更重要的工作。”
电话,挂断了。
苏正握着手机,站在窗前,久久未动。他知道,自己过关了。不仅过关了,而且,还在市委书记的心中,留下了一枚足够分量的印记。
……
第二天,市委常委会议室。
巨大的椭圆形红木会议桌,光可鉴人,倒映着天花板上璀g璨的水晶吊灯。云州市的权力核心们,正襟危坐。
市委书记赵志远,市长杨建功,市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高建军,纪委书记刘毅,组织部部长钱卫国……每一个名字,都足以让云州市的官场为之震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