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点五十分,江城高新区管委会大楼前。
秋日的阳光明媚,却驱不散空气中那股子凝滞的紧张感。高远站在大楼正门的台阶上,身后是管委会一众副职和部门负责人。他今天特意选了一条深蓝色的领带,显得稳重而正式,可那只在过去十分钟里被他下意识调整了三次的领带结,却暴露了他内心的焦躁。
他身后的干部们,表情各异。有的故作镇定,与身边人低声交谈,眼角的余光却不住地瞟向路口;有的则面色凝重,嘴唇紧抿,像是在等待一场迟来的宣判。他们都清楚,今天来的,绝不是什么送温暖的慰问团。
“来了!”不知是谁低呼了一声。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远方。只见一列车队,正不疾不徐地驶来。打头的是一辆黑色的奥迪A6,车牌号很普通,但紧随其后的,却是几辆分别印着市纪委、市政法委标识的公务车。这支混编车队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宣告,宣告了这次行动的规格与分量。
几乎在车队出现的同时,早已等候在道路两旁的记者们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瞬间骚动起来。长枪短炮齐齐对准车队,快门声、闪光灯交织成一片令人心悸的光网,将这寻常的周一上午,渲染得如同电影首映礼现场。
车门打开。
最先下来的,不是众人预想中某个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而是一个年轻人。
林正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色夹克,里面是简单的白衬衫,他神色平静地从头车上下来,脸上甚至没有官场人物惯有的那种程式化微笑。他就那样站在那里,清瘦挺拔,仿佛对周围的媒体狂潮视若无睹。可他越是平静,那股无形的压力就越是沉重。
紧接着,发改委的办公室主任李主任从副驾驶座上下来,他像一只被打了气的皮球,瞬间膨胀起来,一边用他那标志性的热情笑容应付着记者,一边小跑着为林正拉开车门后的领导们引路,动作夸张又透着一股子滑稽的郑重。
高远深吸一口气,脸上迅速堆起一副热情洋溢的笑容,大步迎了上去。
“林主任!欢迎!欢迎各位领导莅临高新区指导工作!我们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大家给盼来了!”
两只手握在了一起。高远的手心温热,甚至有些潮湿,他的笑容标准得可以印在教科书上。林正的手则不冷不热,握手的力道恰到好处,既不显得疏远,也未曾透出半分亲近。
“高主任客气了。”林正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现场的嘈杂,“我们是来服务的,不是来指导的。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的营商环境高度重视,周市长特意指示我们,一定要深入一线,听取意见,解决问题,确保高新区这块金字招牌,能真正做到‘阳光’普照,让每一位来投资兴业的企业家,都能安心、放心、舒心。”
一番话,全是冠冕堂皇的官样文章。可“阳光”两个字,听在高远耳朵里,却格外刺耳。
他引着联合工作组一行人走进管委会大楼。记者们被允许跟进,这在高新区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宽敞明亮的会议室,瞬间被挤得满满当当。摄像机在各个角落架起,红色的录制指示灯像一只只不眨的眼睛,将会议室变成了临时的演播厅。
林正当仁不让地坐在了主位上。他没有发表长篇大论的开场白,只是环视了一圈,目光从高远和一众管委会干部脸上缓缓扫过。
“今天我们来,不搞那些虚的。”林正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讨论天气,“为了能尽快了解情况,提高效率,请高主任安排一下,把高新区成立以来,所有在建、已建项目的审批档案,所有待审批项目的卷宗,以及过去三年内所有的土地出让、划拨记录,都准备一份,供工作组查阅。”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响起一片细微的倒吸冷气声。
这个要求,从“优化营商环境”的角度看,合情合理。但其涵盖的时间跨度和深度,却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对准了高远权力最核心的腹地。土地与项目审批,这正是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手中最值钱、也最容易滋生问题的权力。
高远的嘴角不易察觉地抽动了一下,但脸上依旧挂着合作的微笑:“没问题!我们一定全力配合工作组的工作。这些资料,我们马上安排人整理。”
会议室里,其他干部的神情更加微妙了。有几位与高远素来不睦的副职,眼底深处藏着一丝幸灾乐祸的快意;而高远的几名心腹,则个个如坐针毡,额头上已经见了汗。
所有人都以为,林正接下来会宣布分组查阅资料,开始漫长而枯燥的文书工作。
然而,林正却将手中的笔轻轻放下,发出“嗒”的一声轻响。这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的心都跟着提了一下。
“看文件是必要的,但文件是死的,人是活的。”林正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这一次,他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容置疑的锐利,“光看纸面上的东西,容易变成管中窥豹。我们更想听听来自一线的真实声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