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役营西区,选拔场。
空气里弥漫着汗臭、尘土和绝望的气息。王宪身披铁甲,按刀立于临时搭建的木台上,面色冷峻如铁。台下是黑压压一眼望不到头的苦役,他们衣衫褴褛,大多面黄肌瘦,眼神浑浊,只有在听到“选拔”、“免役”、“战兵”、“家人自由”等字眼时,死寂的眼底才会骤然爆发出骇人的求生光芒。
“都听好了!”王宪的亲兵队长用生硬的胡语和汉语反复吼叫,“王宪校尉奉将军令,选拔五千勇士入‘突骑营’!选中者,你,脱了这身囚衣,穿上皮甲,骑上战马,吃战兵粮饷!你的婆娘、崽子(如果在营里),也一起脱罪,去归化屯当平民,分地分房!这是将军开恩,给你们唯一一次翻身的机会!想活得像个人,想让你家人也活得像个人的,就拿出你们骨子里的狠劲来!”
选拔极其残酷而高效:
1.第一关:体力与意志。绕着巨大的选拔场负重(沙袋)奔跑,直至力竭倒下。只有坚持到最后、尚有余力者才能留下。这一关,便刷掉了近半老弱病残。
2.第二关:搏杀与凶性。十人一组,空手或持木棍于圈中混战,最后站着的三人晋级。这是丛林法则的赤裸展现,为了那渺茫的希望,平日里麻木的苦役爆发出野兽般的凶悍,场面惨烈异常。王宪冷眼旁观,他要的就是这股被逼到绝境后爆发的兽性和求生欲。
3.第三关:技艺与潜力。通过前两关者,测试骑术(有马者极少,主要看平衡感、胆量)、射箭(简易木弓)、刀矛运用。有一技之长或身体协调性极佳者优先。
4.第四关:眼神与背景。王宪亲自过目,剔除那些眼神过于狡诈阴鸷、可能心怀怨毒者,以及有严重劣迹或与朔方有血仇者(需户曹档案配合)。背景相对简单、被裹挟或部落争斗失败被俘者优先。
每一关都有人倒下,或被淘汰,或受伤不起。哀嚎声、喘息声、监兵的呵斥鞭打声不绝于耳。但成功闯过者,那劫后余生的激动与眼中重燃的火焰,也格外炽烈。王宪如同最严苛的工匠,在废料堆里挑选着能用的胚子。五千个名额,每一个都浸透着汗水、血水,甚至是生命。
羌俘营东区,选拔场。
气氛与苦役营截然不同。这里关押的多是战败被俘的羌人战士,虽然同样被剥夺了武器和自由,但那股剽悍的野性尚未完全磨灭。王续的选拔方式更为直接,也更贴近羌人的习性。
“勇士们!”王续策马在俘虏群前缓缓走过,用新学的、尚显生硬的羌语夹杂着汉语高喊,“我,王续!奉度辽将军之命,来挑五千个真正的汉子!能骑烈马、开强弓、挥快刀的汉子!跟了我,你们就不再是阶下囚!你们会穿上暖和的皮甲,骑上最好的战马,拿着锋利的骑矛和弓箭!你们的妻子儿女(若有同俘),会得到土地和帐篷,像自由人一样生活!将军的赏赐,比你们跟着韩遂、马腾抢到的更丰厚、更长久!但我的军令,就是天!前进者赏,后退者死!告诉我,你们之中,还有没有敢跟苍鹰搏斗的雄鹰?还有没有能让敌人胆寒的狼王?”
回应他的,是无数双骤然亮起的、混合着怀疑、渴望与好胜心的眼睛。羌人崇尚勇武,敬畏强者。王续的年轻和许诺的待遇,激起了他们骨子里的血性。
1.骑射大比。划定区域,提供战马(有限)和弓箭,测试骑术与射术。能在疾驰中射中百步外草靶者,直接入选。这一项,便让王续眼前一亮,发现了不少好苗子。
2.角力搏杀。摔跤、械斗(用未开刃的训练兵器),胜者为王。这是羌人最热衷的方式,胜者赢得尊重和地位。
3.耐力与服从。长途行军、负重、以及简单的队列号令测试。王续需要的是能听懂命令的战士,而非散兵游勇。
4.头人举荐与甄别。利用俘虏中原本的小头目或威望较高者,让他们举荐勇士,同时也由户曹和理番院(田豫派人协助)核查背景,剔除死硬分子和与朔方有血仇者。
王续恩威并施。对表现出色者,当场赏赐肉干、盐巴;对桀骜不驯试图挑战权威者,则以雷霆手段镇压,当众严惩,树立绝对的威严。他要建立的是一支有狼性、但必须套上笼头、听从他指挥的狼群。
军器监工坊,炉火日夜不息。
郑浑亲自坐镇,督促匠师们赶制新军装备。皮札甲的牛皮被反复浸油鞣制,变得坚韧;铁制的护心镜在锻炉中烧红、锻打、淬火,闪烁着冷光;丈八骑矛的木杆被刨得笔直,矛头开刃;筋角复合弓的柘木弓胎、牛角片、牛筋在鱼胶的作用下被层层压合;成捆的箭杆被切削,三棱带倒刺的铁簇被批量锻造成型…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拉风箱的呼啦声、匠师们的呼喝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皮革、铁锈、木材和汗水混合的气息。每一件装备,都关乎新军的战力与将军的大计。
马监天驷苑,尘烟滚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