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弥漫,遮蔽了所有人的视线。
整个山谷,安静得可怕,只剩下水桶里“咕嘟咕嘟”的沸腾声。
王涛嘴角挂着一丝冷笑,在他看来,结果已经注定。
等蒸汽散去,桶里剩下的,只会是一堆碎渣和烂泥。
李云龙的心提到嗓子眼,拳头攥得紧紧的,手心里全是汗。
他娘的,可千万要顶住啊!
周平也是死死地盯着那个水桶,眼镜片后面的目光,锐利得像要穿透那层浓浓的蒸汽。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拉长。
终于,蒸汽渐渐散去,水桶里的景象,慢慢清晰起来。
王涛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所有人的眼睛,都猛地瞪大,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只见,在那桶依旧冒着热气的水中,一块完整的,通体洁白的砖,正静静地躺在桶底。
没有碎裂!
没有裂纹!
甚至连一个微小的缺口都没有!
它就那样安安静
静地躺着,仿佛刚才那场冰与火的剧烈碰撞,只是一次温柔的洗礼。
“这……这……这不可能!”
王涛失声尖叫起来,那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和不敢置信,已经完全变调。
“这绝对不可能!这违背了热力学定律!它怎么可能不碎?!”
他身边的几个专家同学,也是一个个面如土色。
他们几十年来建立的科学认知,在这一刻,被眼前这块平平无奇的砖头,砸得稀碎!
“捞上来!”
周平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
两个工人连忙上前,用铁钳,小心翼翼地将那块砖,从水里捞了出来。
周平不顾砖上还带着的余温,一把抢过来。
他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宝贝一样的高倍放大镜,凑到砖的表面,仔仔细细地观察起来。
一看之下,他的瞳孔,猛地收缩成了针尖大小!
通过放大镜,他能清晰地看到,砖的表面,形成了一层极薄的,类似玻璃釉质的光滑层。
而在这层釉质下面,是无数细密、均匀的白色晶体,它们相互交织、镶嵌,形成一种前所未见的,坚固而又致密的微观结构。
几乎看不到任何气孔和杂质!
“完美的晶型转变……几乎没有残余应力……”
周平喃喃自语,他的手,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
这不是什么土办法!
这是一种他闻所未闻,甚至连德国最顶尖的材料学实验室,都还处在理论构想阶段的,超前的烧结技术!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林川,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你是怎么做到的?那个‘硅酸盐复合胶结剂’……到底是什么原理?”
他已经不再质疑,而是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求知欲,在请教。
林川微微一笑,他当然不能说这是21世纪的知识降维打击。
他只能用一种,对方能理解的方式,去解释。
“周顾问,其实原理很简单。”
“水泥、石灰和水玻璃,在低温烘烤下,会形成一种不稳定的硅酸盐网络结构。这个结构,在常温下很脆弱。”
“但是,当它再次遇到高温时,这个不稳定的网络,会迅速崩溃,并与石英砂产生剧烈的二次反应,重新组合,形成一种全新的,极其稳定的‘莫来石方石英’复合晶相。”
“这个过程,会吸收大量的热能,并抵消掉因为晶型转变而产生的内部应力。”
“简单来说,它不是靠‘硬抗’,而是靠‘转化’,来抵抗热冲击的。”
林川的这番解释,半真半假。
但每一个名词,每一个理论,都正好卡在周平的知识点上。
周平听得如痴如醉。
“转化……吸收应力……莫来石方石英复合晶相……”
他反复咀嚼着这几个词,只觉得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正在自己面前缓缓打开。
他身后的那群年轻专家,更是听得云里雾里,但他们看向林川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之前的轻视、怀疑、不屑,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敬畏和……崇拜!
眼前这个年轻人,不是他们可以去“教化”和“指导”的对象。
他是老师!
是一个,走在他们所有人,甚至走在整个时代前面的,真正的宗师!
王涛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想起自己之前说的那些话,做的那些事,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上蹿下跳的小丑。
他犹豫很久,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走到林川面前。
“噗通”一声,他竟然直接拜了下去!
“林……林所长!我……我错了!”
“我不该狗眼看人低!不该质疑您!我有眼不识泰山!”
“我给您行礼!求您……求您收下我!让我在您身边,当个学徒!干什么都行!”
这一下,把所有人都搞懵了。
林川也吓了一跳,连忙上前去扶他。
“王专家,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使不得!使不得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