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遗产、图纸与集结号
青霖市,市长办公室。
窗外的天色依旧被冥川节点的红芒染得一片晦暗。办公室内,气氛却比往日更加凝重。吴选青站在窗前,背影挺直,但眉宇间笼罩着一层难以化开的疲惫与深思。他刚刚与东海行省进行了一场耗时良久的加密通讯,内容关乎下一季度的配给与极其有限的支援,结果并不乐观。
周震坐在一旁的沙发上,翻阅着最新的物资清单和城防报告,眉头紧锁。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周副市长,”吴选青转过身,声音低沉却清晰,“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北境战事吃紧,朝廷和东海行省的资源都会优先向那边倾斜。指望外部大规模援助,已经不现实了。”
周震放下文件,沉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我们的库存,尤其是灵能电池和重型武器的备弹,最多只能支撑一场中等强度的防御战。如果鬼物像北境那样发动潮水般的攻势……”
“所以,我们必须更快地‘自力更生’。”吴选青打断了他,走到办公桌后,打开了那个需要他生物识别和特殊密钥才能解锁的合金保险柜。他从中取出的,并非金条或机密文件,而是一个厚实的、以某种韧性极强的复合兽皮包裹的卷宗袋。兽皮已经有些磨损,边角泛白,透着一股岁月的气息。
吴选青将卷宗袋郑重地放在桌上,手指轻轻拂过表面,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感,像是追忆,又像是决断。
“这是我岳父,吴老将军,在担任王朝军工总监造时,主持开发的一个项目原型机全尺寸构造图。”吴选青的语气带着一种罕见的肃穆,“代号——‘暴风’。”
周震闻言,身体微微前倾,眼中闪过惊异之色。吴老将军是王朝军工界的泰斗,虽然因晚年站错队而失势,但其技术眼光和造诣无人质疑。他亲自督造的项目,绝非等闲。
“暴风?”周震重复了一遍这个充满力量感的代号。
“嗯。”吴选青解开卷宗袋的密封绳,小心翼翼地摊开里面的图纸。图纸是传统的羊皮纸与现代光学镀膜结合的产物,线条精准而繁复,旁边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和符文解析。“一种单人多功能突击载具,半履带式设计,兼顾复杂地形的通过性与公路机动性。设计理念是……在‘陆战二型’大型机器人因成本与维护问题难以大规模列装的情况下,寻求一种性价比更高、能够有效加强连排级部队突击火力和防护的过渡性装备。”
他指着图纸上的核心结构:“你看,它的主武器是一门可快速更换的20毫米灵能机炮,对付中低阶鬼物有奇效;副武器是两具可发射高爆或破甲弹头的轻型导弹巢;正面装甲倾斜设计,重点部位采用了当时最新的叠层复合灵能装甲技术,能有效抵御B级以下鬼物的常规攻击。动力核心是一台紧凑型灵能涡轴发动机,虽然续航不如‘陆战二型’,但爆发力强,机动灵活。”
周震越听眼睛越亮,这简直是为目前青霖市防线缺乏中型突击力量的窘境量身定做的!“这……这设计太出色了!为什么当年放弃了?”
吴选青嘴角露出一丝讥诮的弧度:“为什么?因为几乎在同一时间,‘智械未来’向王朝展示了他们的‘陆战二型’原型机。更高的自动化、更强的火力、更‘科幻’的形象,当然,还有柳如烟那女人高超的政治游说手腕。枢密院和兵部的大佬们立刻被吸引住了,认为这才是未来战争的方向。像‘暴风’这种还需要优秀驾驶员、显得‘传统’的装备,自然就被视为‘落后技术’,项目预算被砍,图纸封存。我岳父为此愤而辞官……呵,说到底,不过是权力与利益权衡下的牺牲品罢了。”
他轻轻拍了拍图纸,仿佛在拍打一位老友的肩膀:“但现在,它对我们或许有用。‘陆战二型’好,但我们造不起,也养不起。‘暴风’的结构相对简单,需要的材料和技术,以苏工和‘坚城实业’目前的基础,有很大希望可以吃透,甚至实现本土化改良和小批量生产。”
周震瞬间明白了吴选青的意图。这是要另辟蹊径,利用前人未被重视的技术遗产,快速形成即战力!“您是想……把它交给苏工?”
“立刻。”吴选青将图纸重新卷好,放入一个保密箱中,“你亲自去一趟‘坚城实业’,把图纸交给苏软软。告诉她,集中一切资源,优先评估‘暴风’的可行性。我需要尽快知道,我们能不能把它造出来,多久能造出第一台原型车!”
“是!我马上去办!”周震接过保密箱,感觉手中沉甸甸的,这不仅是图纸的重量,更是青霖市未来的一线希望。
与此同时,青霖市西郊,冥川鬼域边缘。
楚歌的身影如同鬼魅,悄无声息地潜行在断壁残垣之间。他依旧没有穿戴完整的“先驱者”装甲,只激活了具备光学迷彩和气息遮蔽功能的贴身作战服,以及强化了感知与机动性的腿部组件。数次深入鬼域的经验,让他对这片死亡之地更加熟悉,但也更加警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