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徐庶、黄叙三人如同大梦初醒,面面相觑,刚才那瞬间的凝滞感让他们心有余悸,却又说不出了所以然。
“大王,您刚才……”徐庶谨慎地问道。
刘基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将冥使的提醒深藏心底,脸上恢复沉稳:“无事。方才思索破敌之策,心有所感。”他话锋一转,眼中锐光毕露,“南华老贼依仗邪法,我军寻常手段难伤。然,邪不胜正!孤已有计较!传令下去,休整计划不变,但操练强度加倍!尤其是‘雷君营’,孤要亲自督导!”
“诺!”见刘基信心十足,三人虽仍有疑虑,却也振奋起来。
接下来的三日,楚军大营气氛紧张而有序。
刘基一方面如饥似渴地研习《先天筑体》功法。他发现,这功法并非直接增加力量,而是系统性地引导体内那股源自李元霸的狂暴神力,使其如江河归渠,在特定经脉中运转周天,不断淬炼筋骨血肉,疏通窍穴。仅仅三日初步修炼,他便感觉周身气血更加充盈澎湃,对力量的掌控也精妙了一丝,仿佛那蛮力之上,开始滋生出一丝圆润自如的“意”。他确信,随着修炼深入,不仅实力能再上一层楼,更能弥补纯粹力量型武将招式变化不足的弱点。
另一方面,他开始秘密尝试《军魂凝结术》。他首先选择了绝对忠诚、且历经血战、默契十足的“雷君营”老兵。然而,初步尝试却遇到了困难。凝结军魂需要主将强大的精神意志作为引子,与士卒的铁血信念产生共鸣。刘基意志虽坚,但“雷君营”士卒多为勇猛悍卒,杀伐之气浓烈,却难以将那种“信念”高度统一并升华到足以凝结军魂的程度。几次尝试,虽能引起士卒气血翻涌、战意飙升,却始终无法形成那种无形的、足以影响现实的“魂”之力。
“看来,非名将不能驾驭,此言非虚。”刘基皱眉。他对“雷君营”的掌控力毋庸置疑,但或许……这支军队的特质,更偏向于绝对的服从与勇猛,而非那种带有强烈集体意志和信仰的“魂”。
就在刘基苦思冥想之际,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
第三日傍晚,哀牢山外围,由兀突骨率领的藤甲军驻防区域。
兀突骨,这位来自南中乌戈国的蛮王,归顺刘基后,其麾下三万藤甲兵被编为独立一军,驻守哀牢山南麓。藤甲兵擅长山地丛林作战,悍不畏死,但对上南华真君那种诡异手段,同样损失不小。
此刻,兀突骨正在营地中央,按照蛮族传统,举行一场战前祭舞,以鼓舞士气。篝火熊熊,兀突骨身披斑斓兽皮,手持巨斧,跳着狂野的舞蹈,口中吟唱着古老的战歌。周围数千藤甲兵随之应和,捶打着胸膛,发出震天的吼声,一股原始、粗犷、充满野性生命力的凶悍气息冲天而起!
也许是连日的压抑与伤亡激起了这支蛮兵骨子里的凶性,也许是因为兀突骨这位天生神力的蛮王与士卒之间有着近乎血脉相连的质朴忠诚,又或许是那古老的战歌与舞蹈无意中暗合了某种凝聚意志的仪式……就在气氛达到最狂热的顶点时,异变发生了!
以兀突骨为中心,所有藤甲兵身上那股惨烈、决绝、与山林融为一体的守护家园、誓死追随蛮王的纯粹信念,竟在那一刻产生了奇异的共鸣!无形的波动扩散开来,篝火的火焰猛地蹿高,颜色变得暗红!一股肉眼难以察觉、却能让附近所有人心神震颤的血色虚影,在兀突骨头顶上空隐约凝聚,形似一头仰天咆哮的狰狞凶兽!虽然模糊不清,且一闪即逝,但那一瞬间,所有藤甲兵都感觉浑身力量暴涨,气血沸腾,眼神中充满了狂热的战意,甚至连空气中弥漫的瘴气都似乎被驱散了几分!
“军魂!是军魂!”恰好巡视到此区域的徐庶,远远感受到这股异常波动,大惊失色,立刻飞马赶回中军大帐向刘基汇报!
“什么?兀突骨的藤甲军……凝成了军魂?”刘基得到消息,又惊又喜!他立刻亲自赶往藤甲军营地。
当他赶到时,那股异象已经平息,但营地中弥漫的那股与众不同的、凝练如一的凶悍气息,却清晰可辨。兀突骨见到刘基,兴奋地禀报:“大王!刚才不知咋回事,弟兄们就跟吃了仙丹一样,浑身是劲!感觉再来十个妖人也不怕!”
刘基仔细观察兀突骨和他身边的藤甲兵,发现他们眼神更加锐利,气息相连,确实与之前不同。他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如此!军魂的凝结,并非只看主将的统御力,更在于士卒与主将之间某种极致纯粹、高度统一的信念!藤甲兵对兀突骨的追随,是源于最原始的崇拜与血脉联系,简单而强大!** 而‘雷君营’虽忠诚勇猛,但信念更多是对‘楚王’和‘军令’的服从,反而少了这种浑然天成的‘魂’!”
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意味着军魂的凝结,可以有多种途径!
“好!兀突骨!做得好!”刘基重重拍了拍兀突骨的肩膀,“三日后总攻,你的藤甲军,将为前锋!孤要借你这股‘魂’力,会一会那南华老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