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把“霜葬·长枪图纸”拖进归档文件夹时,指尖在确认键上停了半秒。系统弹出提示:【项目状态更新:已完成】。她轻轻呼出一口气,像是终于把压在肩头许久的冰块卸了下来。
屏幕暗了一瞬,随即亮起新邮件提醒。发件人是苏然,标题写着《全球原神文化展演·特邀嘉宾确认函》。她点开附件,PDF第一页盖着国际漫展组委会的电子章,正文第一句就让她心跳漏了半拍:“经评审团一致决定,诚邀您作为中国区独立创作者代表,携原创作品参与主题展演单元。”
她盯着“代表”两个字看了好久,手指无意识摩挲着神之眼的边缘。蓝光安静地流转,像在回应某种无声的承诺。
邮件末尾附了一份问卷调查表,全英文。她逐行往下读,卡在第三题:“Describe your cultural narrative approach in cosplay performance.” 她皱眉,把整段话截图发给晨曦,顺手加了个语音:“宝贝,这句啥意思?妈妈觉得它在问我讲故事的方式,但又不像。”
不到一分钟,手机震动。晨曦的回复语音带着小大人般的镇定:“妈妈,它问你‘在cosplay表演中,你是怎么表达文化故事的’。要不要我帮你写个答案模板?”
紧接着星瑶抢过手机的声音传来:“我要教!Hello Mommy!I love pancakes!”然后是一阵咯咯笑。
林晚忍不住笑了出来,把录音保存进一个新建的音频文件夹,命名为“女儿教学实录”。她打开应用商店,搜索外语学习软件,下载后立刻设定每日打卡任务。注册账号时,备注栏她认真敲下一行字:“为了不让七岁女儿成为我的英语老师。”
当晚九点,工作室的灯还亮着。她戴着耳机,一边听课程一边做笔记。学到“audience interaction”这个词组时,她停下来,在本子上画了个小人举着应援牌,旁边标注:“就是星瑶那种,突然冲镜头喊‘妈妈最棒’的感觉。”
第二天早餐时间,客厅地毯上铺满了彩纸和马克笔。晨曦正用尺子比着写字,一笔一划格外认真。星瑶蹲在一旁,往一张纸上贴亮片,嘴里哼着游戏登录界面的背景音乐。
林晚端着牛奶走过来,看见晨曦写的是:“Mom is the Queen of Teyvat”,下面还工整地写着中文翻译:“妈妈是提瓦特女王”。
“这个‘Queen’会不会太夸张了?”她蹲下来看。
“不会。”晨曦头也不抬,“你打赢了官司,守住了设计,还拿到了国际邀请——这不就是主线任务通关?按剧情逻辑,该给你颁个‘荣誉骑士’奖章了。”
星瑶举起自己的作品:“看!我写了Love U Mommy~ 还有派蒙贴纸!”她把一张圆形亮片贴在字母O上,得意地说:“这是派蒙的眼睛!”
林晚伸手摸了摸那张粗糙却闪亮的卡片,忽然觉得喉咙有点发紧。她没说话,只是把两张应援牌小心收好,带回工作室,用磁吸框挂在主控台正上方——正好对着摄像头的位置。
“以后直播的时候,全世界都能看到。”她说。
中午苏然打来电话,声音从音响里传出来:“组委会要求下周提交初步展演说明,不需要视频,但要有双语简介。”
“我已经开始学了。”她看着屏幕上刚完成的一节课程进度条,“虽然现在只能说‘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这种入门款。”
“那你可得加把劲。”他的语气带着笑,“人家可是点名要‘具有本土叙事力量的独立声音’,你要是上去只说教科书英语,怕是要被当成AI生成的虚拟主播。”
“放心。”她瞥了眼墙上的应援牌,“我女儿们已经成立‘海外宣传筹备组’了,组长是五岁那位,副组长七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纠正发音、提供萌系支援、以及随时提醒我‘别忘了说派蒙最可爱’。”
下午三点,林晚坐在书桌前重听课程录音。学到“storytelling”这个词时,她暂停播放,翻开笔记本,在空白页写下第一句完整句子:
“I am a storyteller from China.”
她轻声念了一遍,又重复一次,直到发音接近录音里的标准音。正准备继续,手机震动起来。晨曦发来一段新录音:
“妈妈,如果你要说‘我在用cos服讲中国故事’,可以说‘I tell Chinese stories through cosplay. Each stitch carries our feelings.’ 每一针每一线,都是我们的感情——这样外国人也能听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