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把打印出来的合同压在保温盒下,派蒙玩偶的眼睛刚闪完蓝光,电脑右下角就弹出新提示:【粉丝值+5000,草元素理论论文已成功上传至全球学术共享平台】。
她松了口气,手指在键盘上轻敲两下,主屏幕切换成舆情监控界面。三分钟后,曲线图开始剧烈抖动。
“来了。”她低声说。
评论区的热度在十分钟内冲到峰值,但内容清一色是“数据来源造假”“实验无法复现”“建议撤稿”。账号头像五花八门,发言格式却高度一致,连标点符号都用得一模一样。
她立刻拨通语音:“晨曦,上线。”
“妈,我在刷牙。”耳机里传来含糊的声音,“等我十秒。”
十秒后,林晨曦的声音变得清晰:“我已经看到热搜了。这波水军太明显,句式重复率超过87%,情绪词堆叠生硬,根本不是真实用户的反应。”
“你能溯源吗?”
“正在调‘森林之眼’模型。”林晨曦敲击键盘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先抓语言特征,再比对设备指纹和IP集群分布。”
林晚同时打开“提瓦特扮演系统”,选择角色模板——纳西妲。
视野瞬间被淡绿色光晕包裹,脑中浮现出一张由无数节点构成的思维网络。她将论文的核心公式输入系统,启动【草元素·思维织网】技能。
屏幕上,原本枯燥的数学推导过程化作动态影像:粒子在能量场中旋转、分裂、重组,形成稳定的物质转化链路。整个模型像一棵不断生长的树,根系扎进基础物理法则,枝叶伸向未知材料领域。
“这个版本更适合公众理解。”她说着,准备将可视化视频重新发布。
“妈。”林晨曦突然打断,“我锁定了。”
“说。”
“七成攻击流量来自三个境外云服务器,注册信息全是假的。但跳转路径里有个漏洞——中间经过国内一家叫‘星启创新科技’的CDN节点。查了企业库,这家公司是星辉玩具的全资子公司,成立才两个月,注册资本五百万元,实缴零元。”
林晚冷笑:“又是他们。”
“不止。”林晨曦语气冷下来,“这些账号批量注册时间集中在论文发布前48小时,设备指纹显示98%使用同一款自动化脚本工具,叫‘舆情风暴v3.2’,黑市明码标价,专用于学术抹黑。”
“证据打包了吗?”
“已经加密上传网络安全局备案接口,副本发给苏然了。我还留了个后门,在对方控制台埋了追踪信标,只要他们登录后台查看战果,就会自动回传操作日志。”
林晚点头:“干得漂亮。”
她刚想回复,手机震动。苏然来电。
“我知道水军的事。”他说,“我已经联系三位院士团队,把原始数据集和实验录像全发过去了。”
“哪三位?”
“王老搞新能源材料的,李老做量子纠缠应用,还有张院士,你记得吧?去年在论坛上公开支持过你的元素共振理论。”
“记得。他当时说‘这不是科幻,是科学的下一站在敲门’。”
“就是他。”苏然声音低了些,“他们要求今晚必须看到完整推导过程,不能有任何删减。”
“我已经生成了可视化版本。”林晚点击发送,“用纳西妲的思维模式重构了一遍,逻辑更直观。”
“好。我让他们优先评估这一版。”
电话挂断,林晚盯着主屏上的舆论曲线。负面声量仍在上升,部分家长群开始转发所谓“内部人士爆料”,称草元素技术会导致儿童神经系统紊乱。
她正要说话,耳机里传来林晨曦的声音:“妈,有个异常。”
“什么?”
“刚才那个‘星启创新科技’的服务器突然主动发起一次DNS查询,目标是我们官网的论文下载页。”
“主动暴露?”
“对。而且它没走代理,IP直连。这不像专业团队的手法,倒像是……有人故意让我们发现。”
林晚眯起眼:“引蛇出洞?还是内部有人反水?”
“不清楚。但我已经反向注入了一段伪装日志,让它以为我们毫无察觉。接下来只要它再动,就能顺藤摸瓜找到实际控制人。”
林晚点头:“继续盯。”
她转头看向副屏,苏然的消息跳出来:“王老和李老同意出镜解读,张院士写万字评述。联合声明预计两小时后发布。”
“太好了。”
“另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办公室来消息,说论文引起了高层关注,如果舆论稳定,可能会列入专项培育名单。”
林晚握紧鼠标,指节微微发白。
两小时后,王老穿着白大褂出现在镜头前,手里拿着一份打印版论文。
“我仔细看了林晚女士的研究。”他说,“她提出的‘元素能-物质耦合方程’,在理论上完全自洽。特别是关于草元素促进有机分子定向合成的部分,为新型生物材料提供了全新路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