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这些新知识,以及【火箭推进原理】中的部分概念,张彬在讨论中提出了一个初步构想:
“除了改进现有化学电池和热机,我们是否可以将目光投向能量转换效率更高的电化学路径?比如,氢能。利用电力分解水制取氢气,再通过某种类似电化学的‘安静燃烧’过程,将氢气的化学能直接、高效地转化为电能。如果能够解决催化剂、电解质膜和氢气储存等关键问题,这或许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未来能源,尤其对于对能量密度和排放有苛刻要求的特殊应用场景。”
他描述了一个氢燃料电池的粗略工作原理和可能优势。这个想法在当时无疑极为大胆和新颖,甚至显得有些“科幻”。组员们听得怔住,那位动力专业的毕业生更是瞪大了眼睛。
“氢能?直接发电?这……安全吗?效率真有那么高?”材料工程师首先提出质疑。
“目前国际上似乎也只有一些实验室有类似概念的报道,离实用很远。”热物理研究员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保留。
面对质疑,张彬没有争辩,而是依据刚刚获得的基础理论,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潜在工作原理、效率优势以及需要攻克的核心技术难点。他的阐述逻辑清晰,虽然很多细节无法展开,但理论框架显得相当扎实,并非信口开河。
小组内的争论很快传到了钱所长耳中。在一次听取预研小组初步思路汇报的会议上,钱所长直接点名让张彬详细阐述他的氢燃料电池构想。张彬再次进行了系统性的说明,既讲了前景,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当前面临的巨大技术障碍。
听完后,钱所长沉默片刻,目光扫过会议室里那些仍带疑虑的面孔,最终定格在张彬身上,语气斩钉截铁:“科学研究,既要脚踏实地,也要敢于仰望星空。张彬同志提出的这个方向,虽然挑战巨大,但意义深远。我认为值得投入少量资源进行前瞻性跟踪和原理性探索。这个方向,就作为你们预研小组的重点备选方向之一,由张彬牵头,继续深入调研和论证。”
所长的力排众议,为张彬和新生的预研小组扫清了最初的障碍。组员们看到所长如此坚定的支持,尽管内心可能仍有保留,但也开始正视并投入到这个新颖方向的前期资料搜集和基础理论学习中。
夜深人静,张彬在加密笔记本中,翻到专门记录“南天门计划”技术构想的分册,在之前的气动、控制、材料等条目之后,郑重地添上了新的一页:
“能源篇: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为核心需求。短期:优化现有化学电池体系(参考签到知识)。中长期:重点探索氢氧燃料电池技术路径,其为高效、清洁电能来源,潜在适用于……(此处省略)需攻克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储氢等关键材料与技术。另,核能(聚变)为终极方向,需持续关注。”
笔尖落下,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充满荆棘却也闪烁着无限可能性能量光芒的道路,在眼前缓缓展开。新的任务,将他推上了一个更高的起点,视野所及,已是星辰大海之下的澎湃动力之源。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