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能量体并没有追击出残骸,它们似乎只是残骸的“守护者”,或者说清理者。
“长城号”编队接到了求救信号,立刻上前接应,并用主炮对准残骸方向进行威慑性射击。能量体没有出现。
侦察编队带着重伤员和珍贵的黑匣子,以最快速度撤离了火星轨道残骸区。沿途,赵擎天命令舰队保持最高戒备,严防可能出现的追击。幸运的是,那些诡异的能量体似乎仅限于守护残骸本身,并未追出。
编队顺利返回柯伊伯带,与隐匿在深处的“归乡使者”主力舰队汇合。重伤员被立刻送入“泰山号”的先进医疗舱进行抢救。而那个历经五百年沧桑的舰长日志黑匣子,则被小心翼翼地移交给了随舰的顶尖科学家团队。
黑匣子的保存状况出人意料地良好,其外壳采用了旧时代人类最先进的抗辐射和抗冲击材料。然而,其数据接口和加密方式与联盟现行标准完全不同,解码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科学家们必须在不通电激活黑匣子(以防内置自毁程序)的前提下,进行物理层面的接口适配和密码破译。
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一分一秒地流逝。赵擎天命令舰队继续保持静默,分散隐匿在柯伊伯带的各种小行星阴影中,如同潜伏的猎豹,等待着揭开谜底的那一刻。
经过数十个小时不眠不休的努力,科学家团队终于成功绕过了黑匣子的物理加密,读取了其中的数据。当第一段经过修复的音频和视频记录在“泰山号”的指挥中心播放时,所有在场的高级军官和科学家都屏住了呼吸。
日志的记录者是星际舰队旗舰“希望号”的舰长,马库斯·雷耶斯上将。记录时间,标注为太阳历 2573 年。(按联盟时间换算,大约是525年前)
最初的记录显示,太阳系人类文明正处于鼎盛时期,殖民遍布内太阳系,正准备向邻近星系扩张。然而,突然之间,灾难毫无征兆地降临。
记录中断了数日,再次恢复时,雷耶斯舰长的声音充满了疲惫和惊恐:
“……它们来了……无法理解的存在……不是舰船,更像是……活着的空间裂缝……我们的武器毫无作用……它们直接扭曲了物理法则……木星轨道防线瞬间崩溃……”
随后的记录片段更加零碎和混乱,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和警报声:
“……地球……地球被一层光幕笼罩了……通讯中断……”
“……火星舰队试图反击……被……被分解了……”
“……它们的目标不是毁灭……是……收割?同化?……”
“……我们收到了来自‘旅行者’基地的微弱信号……蓝星(地球)表面……出现了巨大的……几何结构……它们在改造星球!”
最后一段记录,是雷耶斯舰长在“希望号”即将被摧毁前的绝望嘶吼:
“……记录这一切……如果有后来者……警告……它们自称‘收割者’……以秩序文明为食……躲避……或者变得比它们更强大……为了人类……为了……”
记录到此戛然而止。
指挥中心一片死寂。五百年前的真相如同冰冷的河水,淹没了每一个人。人类文明不是毁于内战或自然灾害,而是被一个名为“收割者”的、能够操控物理法则的超高等文明收割了。地球被改造,太阳系沦为坟场。
黑匣子揭示的真相,彻底改变了“归乡使者”舰队任务的性质。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需要救援的母星,而是一个被超高等文明占据或改造过的、极度危险的未知领域。
赵擎天立即召开了最高军事会议。会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立即撤离派:以部分资深舰长和安全官员为代表。他们认为任务已经完成——确认了母星的命运和敌人的本质。继续停留风险极高,“收割者”可能随时返回或留有更强大的防御机制。应立即带着情报返回联盟,让整个文明进入更深层次的隐匿和备战状态。
谨慎侦察派:以随舰首席科学家和部分侦察军官为代表。他们认为,虽然危险,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收割者”离开了五百年,它们对太阳系的改造可能留下了宝贵的技术痕迹或信息。至少应该尝试对地球能量屏障外围或月球基地进行极限距离的被动侦察,获取更多关于“收割者”技术特性的信息,这对联盟的未来生存至关重要。
赵擎天陷入了极度艰难的抉择。作为舰队司令,他必须对数千名官兵的生命负责。但作为联盟的先锋,他又不能放弃可能关乎文明存亡的信息。他需要更多信息来支撑决策。
为了做出更明智的判断,赵擎天决定进行最后一次有限度的侦察。他派出了一支由“黄河号”战列舰护航的小型高速侦察舰“疾风号”,利用柯伊伯带天体的掩护,潜行至地球和月球的拉格朗日点附近,进行超远距离的被动观测。
“疾风号”传回的数据更加令人不安:
月球:月球表面布满了巨大的、非自然的挖掘痕迹和建筑残基,其城市废墟的规模远超旧时代记录,显然被“收割者”或它们驱使的某种力量彻底改造和废弃过。没有生命迹象,只有死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