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团圆年(1)**
腊月二十九,段云峰顶的巫族祭坛彻底活了过来。
往日清寂的山巅平台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又被无数欢快的脚印踏出纵横交错的小径。
主殿廊下挂起了崭新的红绸灯笼,弟子们踩着梯子,呵着白气,将写满吉祥话的桃符仔细钉在门楣窗框上。
空气中弥漫着松枝燃烧的清香、厨房飘来的炖肉浓香,还有少年少女们追逐嬉闹带起的雪沫的清冽味道。
施夷光裹着萧烬送的那件雪白狐裘,小脸冻得微红,指挥着杨承业和杨承志两个半大孩子往廊柱上贴福字。“左边!左边再高点!承志,你扶稳梯子!” 承志吸溜着快冻出来的鼻涕,用力点头,小身板绷得笔直。承业站在梯子上,小心翼翼地将红纸抚平。
殿内,四大长老难得齐聚一堂,氛围却微妙。
青龙云湛过完年就二十六岁了,一袭青衫,温润如玉,正慢条斯理地整理着一堆散发着清苦药香的草药包,那是他给每个人准备的驱寒防疫“年礼”。他嘴角噙着温和的笑意,看着殿外的热闹。
白虎斩霜过完年就二十七岁了,玄衣如墨,身姿挺拔如松,抱着他那柄从不离身的“斩魄”刀,倚在窗边。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山下隐约的官道,又落回殿内喧闹的弟子身上,冷硬的嘴角似乎松动了一丝极淡的弧度,随即又绷紧,仿佛怕别人看见他心情不错。
朱雀星回过完年也二十六岁了,银线滚边的深红长袍,慵懒中透着神秘,斜靠在铺了厚厚兽皮的软榻上,修长的手指正把玩着几枚闪烁着幽光的星盘石。
他面前的小几上,摊开一卷新绘的星图,目光却时不时飘向厨房的方向,鼻翼微动,似乎在捕捉空气中越发浓郁的肉香。
当斩霜那带着寒意的目光扫过来时,他立刻收回视线,装模作样地研究星图,嘴角却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戏谑。
玄武孙武过完年就二十九岁了,沉稳如山,穿着深褐色常服,正和几个年长些的弟子在殿中央巨大的沙盘前复盘着近期推演的几场战役。
他声音低沉,讲解清晰,弟子们听得聚精会神。偶尔,他会抬起头,目光温和地掠过殿内每一个角落,带着一种大家长的包容。
“好了!大功告成!”施夷光跳下回廊,拍掉手上的雪沫,满意地看着焕然一新的门楣。承业和承志也跑过来,小脸兴奋得通红。“走!收拾东西,咱们回苎萝村!”
腊月三十,施家小院,灯火通明。
院子里积雪扫得干干净净,堆着两个憨态可掬的小雪人,那是承业承志的杰作。堂屋里热气腾腾,两张大方桌拼在一起,铺着干净的粗布,上面摆得满满当当:
赵春娘拿手的红烧蹄髈油光红亮,郑铁柱特地去河里凿冰捞的鲜鱼炖成了奶白的汤,杨王氏蒸的枣糕暄软香甜,还有李巧手巧手腌制的各色腊味拼盘,周大脚不知从哪里弄来的鲜嫩冬笋炒的腊肉……空气里弥漫着勾人馋虫的浓郁香气。
施夷光坚持让所有下人都上了桌。杨忠老爷子坐在主位下首,激动得老泪纵横,粗糙的手紧紧攥着衣角,一个劲儿地说:“使不得啊,小姐…这如何使得…” 杨大勇和郑铁柱也拘谨地搓着手,看着满桌平生罕见的丰盛菜肴,有些手足无措。杨周氏和李巧手、赵春娘几个妇人则偷偷抹着眼角。
“今天没有小姐下人,只有一家人!”施夷光端起一杯温热的米酒,小脸在烛光下莹莹发光,声音清脆,“杨爷爷,王奶奶,郑叔,赵婶,周姨,李姨,大勇叔,周婶儿,还有承业承志!这一年,辛苦大家了!没有你们把这个家守得这么好,我在外面哪能安心?这杯酒,我敬大家!祝我们新的一年,平安顺遂,家宅兴旺!开吃!”
“敬夫人,敬小姐!”众人心头滚烫,纷纷举杯,承业承志也学着大人模样端起小碗里的甜汤。拘谨的气氛瞬间被这暖融融的家常气冲散。
杨忠颤抖着手夹起一块颤巍巍的蹄髈肉,放进嘴里,细细咀嚼着,混浊的眼里全是满足和感慨。笑声、劝菜声、碗筷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小小的院落里充满了最朴实的年味。
年夜饭正酣,门外传来马蹄声和车辕声。青峰寒星带着一身寒气进来,后面跟着几个抬着大小箱子的侍卫。
“小姐,王上、齐王、楚王还有…越王的年礼送到了!”寒星朗声道。
小小的堂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些箱子上。施夷光眼睛一亮:“快抬进来!”
萧烬的礼:最大最沉。打开,里面是码放整齐、一看就价值不菲的绫罗绸缎、几匣子精致的宫制点心和蜜饯,还有一顶镶嵌着细碎红宝石、毛色油光水滑的白貂皮昭君帽。最下面压着一个扁长的紫檀木盒。
施夷光打开,里面静静躺着一卷精细的舆图——新设的桃林郡,上面用朱砂细细勾画了一片区域,旁边小楷标注:“待种桃林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