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长州藩。
曾经的村庄废墟,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规划整齐,人口兴旺的镇子。
青砖瓦房取代了昔日的茅草屋,宽阔的水泥路四通八达。
镇子的中心,最宏伟的建筑,依然是那座“镇东学堂”。
路边一条,今年已经十五岁了。
他不再是当年那个瘦弱的孩童。
常年的体能训练和充足的营养,让他长得高大壮硕,皮肤黝黑,眼神里透着一股同龄人没有的坚毅和冷酷。
他是镇东学堂长州分校,第一批“甲等”毕业生。
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不带任何口音的汉语。
他能熟练地背诵《王氏家训》和赞美王家的诗歌。
他知道盘古开天,知道三皇五帝,知道大唐盛世,更知道王家的先祖,是如何跟随唐皇,立下赫赫战功的。
至于什么天照大神,什么神武天皇,在他的认知里,那都是些愚昧落后的土着神话,是需要被彻底扫进历史垃圾堆的东西。
今天,是他和他的同学们,正式毕业的日子。
毕业典礼上,镇东城派来了一位大人物-九州财政总管田文静手下的松本清,当然他现在叫张清。
田文静这个曾经的倭人,如今却是王家在倭国地位最高的代理人之一,深受学子们的崇拜,哪怕松浦家,也不敢在他面前扎刺。
现在,他的手下张清穿着一身王家四等官服,站在高高的土台上,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下方站得笔直的几百名毕业生。
“孩子们!”田文静的声音,通过一个铁皮喇叭,传遍了整个广场,“恭喜你们,完成了学业!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孩童,而是王家光荣的子民,是建设新倭国的栋梁!”
“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将会被分配到各地的矿山、工坊和农场,成为一名光荣的劳动者。你们将用自己的汗水,为王家,也为你们自己创造财富!”
“而你们中的佼佼者,那些在学业和忠诚度上,都表现最优异的‘甲等’毕业生,将会获得一个无上的荣耀!”
田文静的语气变得激动起来。
广场上,所有“甲等”毕业生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路边一条更是攥紧了拳头,心脏不争气地狂跳。
他为了这个“甲等”的评级,付出了太多。
他检举过三个在私下里偷偷说倭语的同学,导致他们被降为“丙等”,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
他甚至在一次“文化肃清”行动中,亲手将自己母亲偷偷藏起来的一本倭文佛经,交给了教化官。
他的母亲,那个给了他生命的女人,因此被罚一个月不准领取粮食。
她抱着他的腿哭着求他,说那本佛经是她外婆留下来的,是她唯一的念想。
可路边一条,只是冷冷地推开了她。
“母亲,您中毒太深了。”他用标准的汉语说道,“这些都是毒害我们思想的垃圾!只有王家的教诲,才是我们唯一的信仰!”
他的母亲,用一种看陌生人一样的眼神看着他,最后绝望地瘫倒在地。
从那天起,他的母亲再也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
路边一条偶尔也会感到一丝愧疚,但这种情绪很快就被对王家的狂热崇拜所取代。
教化官说了,对王家的忠诚要高于一切,包括亲情。
只有彻底斩断与过去的联系,才能获得新生。
现在,他终于等到了收获的时刻。
“你们将有机会,加入‘文化肃清队’!”田文静高声宣布。
听到这个名字,广场上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文化肃清队”!
那可是王家最受重视的组织!
他们就像黑夜里的镰刀,所到之处一切旧时代的残余,都会被清除得干干净净。
据说能加入肃清队的,都是对王家最最忠诚的勇士。
田文静的声音,充满了蛊惑,“你们的任务,就是走遍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去捣毁那些依旧在供奉土着神明的神社,
去烧掉那些依旧在流传的倭文典籍,去揪出那些依旧在宣扬旧思想的顽固分子!”
“你们要用你们的行动向王家证明我们的级别评定并没有错!”
“而在这其中表现最突出的人,将会获得一个连我都无比羡慕的机会!”
田文静故意停顿了一下,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你们将被选中,送往大海的另一边,去我们王家的祖地扬州!去觐见我们伟大的家主!
甚至有机会进入王家的科学院,学习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知识!”
轰!
整个广场彻底炸了。
去扬州!觐见家主!
这是所有倭国新生代,连做梦都不敢想的荣耀!
路边一条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在燃烧。
他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他一定要成为那个最突出的人!
......
三个月后。
一支由二十人组成的“文化肃清队”,来到了京都附近的一座深山里。
带队的,正是路边一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